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94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視覺文化的基體:與德勒茲探討電影理論
視覺文化的基體:與德勒茲探討電影理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視覺文化的基體:與德勒茲探討電影理論

作者: (荷)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早在元宇宙概念進入大眾視野之前,電影人就已經開始為創造和探索一個全然不同於日常的精神空間而努力。本書以德勒茲(和加塔利)的概念為紐帶,在先鋒電影、藝術電影和更加商業化的電影中建立意想不到的連接。從元電影、主體性、暴力、怪誕、女性和音樂等多個角度,作者不斷拷問虛擬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真實與虛假之間的關係,在逃逸的無器官身體中,明晰生成的力量。

作者以審慎的態度探討了德勒茲對電影理論的貢獻,建立起賽博空間和精神世界對話的橋樑。根據德勒茲的說法,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可以被描述為元電影的宇宙中。他的影像概念暗示了一種新的攝影機意識。這種攝影機意識決定了我們的自我知覺和世界存在:通過動作-影像、情感-影像和時間-影像,自我的主體性不斷在大腦的虛擬螢幕中顯現。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移動和變化的視覺文化基體中,影像總是不斷以現實和虛擬的狀態發揮作用。本書展示了如何在德勒茲的概念框架內討論電影理論,涉及的經典電影有《驚魂記》、《迷魂記》、《末世紀暴潮》、《奇異的日子》、《搏擊俱樂部》和《黑暗中的舞者》等。
 


作者介紹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Patricia Pisters)

阿姆斯特丹大學媒體文化和電影研究專業教授,媒體研究系系主任,荷蘭導演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她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電影哲學、影像本體論、銀幕文化的政治性、關於“大腦即螢幕”這一主題的神經科學研究。


目錄

總序
致謝
緒論
1 世界作為元電影
2 主體性的物質面
3 電影的暴力政治
4 生成-女性的概念人物和審美形象
5 生成-動物中“感覺的邏輯”
6 聲音機器的(解)轄域化力量
結 語
附錄A 《電影1》和《電影2》的德勒茲“概念工具箱”
附錄B 《電影1》和《電影2》術語表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