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

作者: 李溪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331255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008.00
市场价格: RM181.21
本店售价: RM161.28
促销价: RM152.22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唐宋以降的中國,哲學的沉思實實在在地浸潤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最終呈現出一種難以言說的風雅。文人之雅,並非一種被設定的特殊品味,也不是某種特定的文化習性,而恰恰是經由長久的省思演變來的一種生活態度。在以物為代表的生活世界的營建上,中國哲學的省思是超拔的。

本書是關於中國古代文人之物的思想史研究。正文部分有十章,每一章專門研究一種文人之物,如幾、琴、劍、硯、亭、杖、石、金石鼎彝、菜等,通過大量詩文和圖像的印證,講述中國文人在詩畫中對十件物事的書寫與親歷。文人在對文人之物的親近、體察、反省和表達中,建立起了一個區別於世俗邏輯的生活世界。在這一世界中,“物”褪去了它們在歷史中曾作為禮器的神聖性與權力感,解脫了它們作為人的用具被捆縛、損耗的命運,抵抗了社會和知識賦予它們的等階與類型。當一切塵滓洗去后,它們終以一種清泠的面目、獨立的身影真誠地、自由地往來於天地間。它們常被文人稱為身畔的老友、知己,也廣泛地出現在了文人藝術中,這是緣于,文人之物意義世界的發現實際上也意味着文人自我認同的歷史轉型——他們不再是權力關係中的任何一方或者被社會身份、理性與價值規訓的個體,在物及其藝術的世界里,他們尋到了本真的自我。



李溪,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哈佛大學敦巴頓橡樹園駐訪研究員(ARIAH Fellow)。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學理論與中國文人藝術。出版學術專著《內外之間:屏風意義的唐宋轉型》,並在海內外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等。


作者介紹

李溪,北京大學 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學理論與中國文人藝術。出版學術專著《內外之間:屏風意義的唐宋轉型》,並在海內外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 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大學 博士論文獎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