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作者: 王文,劉錦濤,趙越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仔細梳理並深入分析了碳中和目標和靠前低碳發展背景下的氣候理論傳承與發展、國家政策制定與規劃、行業減排路徑與進展、靠前合作與競爭等一系列碳中和前沿問題,分為四個篇章加以闡述:
在第一篇理論延續部分,本書深入剖析了碳中和理念在靠前氣候治理歷史中的發展和深化過程,挖掘了碳中和如何成為靠前共識,又如何了靠前氣候治理和靠前博弈關係的演變方向,從產業革命的角度探討低碳轉型與氣候治理問題,在碳中和帶來的大國博弈新規則下分析靠前關係存在的多種潛在矛盾和不確定性。

在第二篇政策轉變部分,本書詳細地列舉了自2020年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部委到行業所發佈的一系列雙碳重大政策檔,涵蓋了頂層設計、行業佈局、地方推進等多個層次,清晰地展示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佈局,並探討了金融業綠色升級與碳中和戰略之間的緊密聯繫,從碳市場的角度看待碳金融的發展模式,從碳核查與碳核算的角度研究金融體系環境資訊披露的現狀和前景,由此引出碳中和優選的支持力量——綠色金融的創新與升級。

在第三篇大國戰略部分,本書擴展到宏觀視野,以碳中和成為中美博弈新戰場作為切入點,將氣候博弈這場21世紀優選的靠前博弈展現在讀者眼前,也涵蓋了歐盟碳關稅下的靠前綠色貿易競爭,以及以廣西為出發點探索中國面向東盟的綠色金融跨境合作路徑,最終展望中國未來的氣候治理行動方向。
 
在第四篇未來發展部分,本書以更長遠的視角探討碳中和對中國未來的意義,不僅具備充分的學術性和理論性,也做到了緊貼實務,具備現實指導意義,例如,探討中國如何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實現綠色復蘇以及防範雙碳目標下的“運動式”減碳問題。


作者介紹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環球時報》編委(主管評論)和社評起草人,2011年“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專譯編著作包括《百年變局》《強國長征路:百國調研歸來看中華復興和世界未來》等30餘本。王文走訪調研近百國(包括南極點),撰寫的研究報告多次獲党和國家領導人批示與肯定,是多個部委的諮詢專家,曾獲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9-2021年連續三年獲人大“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優選個人獎、2020年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榮譽。2016年總書記主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王文是十位發言學者之一。
 
劉錦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與國家治理等。
 
趙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碳中和、可持續發展等相關領域研究。


目錄

第一篇 理論延續
第一章 碳中和理論溯源與靠前現狀:從問世到深化
一、碳中和問世與在中國的深化進程
二、碳中和與優選形勢的演變
第二章 碳中和與大國博弈:氣候治理下的優選規則重塑
一、碳中和與三大革命
二、碳中和:一場氣候治理引發的優選新共識
三、碳中和與大國博弈新規則:基於金融與貿易視角
四、大國博弈帶來的靠前競爭矛盾與不確定性

第二篇 政策轉變
第三章 碳中和下的政策轉型:頂層設計、行業佈局、地方推進
一、碳中和納入頂層設計與戰略部署:生態文明的新起點
二、各部委積極回應並相繼出臺碳中和重點政策
三、各省市積極佈局“十四五”地方雙碳規劃
四、重點排放行業加快制定綠色轉型與低碳減排路徑
五、各類研究機構廣泛開展碳中和理論與實踐探索
第四章 碳中和與金融業的綠色升級
一、金融資源將逐漸向綠色領域傾斜
二、碳中和:綠色金融面臨轉型新時期
三、綠色金融未來中長期發展與展望
四、碳中和元年,金融需要綠色大升級
第五章 “隱含碳”與碳核算
一、省級碳排放核算的差異化分類
二、優選碳排放責任核算:誰生產,誰負責
三、生產者原則下,靠前碳排放責任驅動模式如何締造新的競爭法則
第六章 環境資訊披露與金融機構的綠色評估
一、金融機構開展環境評價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綠色金融視角下環境評價的重點與難點
三、含碳環評體系對我國金融業的重要機遇
第七章 碳市場與中國碳金融創新
一、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現狀、潛力與不足
二、開展碳市場金融服務的必要性
三、碳金融體系新階段的創新方式探索
四、中國碳市場的未來:一場碳金融革命

第三篇 大國戰略
第八章 碳中和——21世紀中美博弈新戰場
一、碳中和,優選新博弈剛剛開始
二、氣候峰會後的中美氣候博弈
第九章 警惕碳中和成為美國遏華新工具——優選低碳經濟戰下的中國佈局
一、以碳中和為核心的新靠前博弈已白熱化
二、四種氣候博弈的形式與手段
三、中國應積極爭取碳中和靠前話語權
第十章 歐盟碳關稅帶來的綠色挑戰與中國應對
一、歐盟加大綠色低碳投入以重振氣候影響力
二、歐盟啟動碳關稅的目的與影響
三、中國應對碳關稅的戰略舉措
四、碳關稅背景下對中國綠色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十一章 面向東盟的綠色金融對外合作:廣西機遇
一、碳中和進程下,中國應推動與東盟的綠色金融合作
二、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基礎分析
三、“碳中和”背景下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機遇
四、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制約因素
五、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推進路徑
第十二章 COP26談判與中國未來的氣候治理展望
一、COP大會與優選氣候治理的歷史背景
二、COP26進展與成果:優選碳市場的歷史性突破
三、從氣候大會看靠前減排格局變化趨勢
四、中國參與優選氣候治理的未來方向

第四篇 未來發展
第十三章 碳中和對中國的價值、意義與機遇
一、中國視角下碳中和的長遠價值
二、碳中和格局下的中國未來:啟示與對策
三、碳中和:中國的戰略新起點
第十四章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綠色復蘇契機、困境與出路
一、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綠色復蘇的契機
二、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綠色復蘇的困境
三、世界各國綠色復蘇政策及其啟示
四、中國推動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舉措
五、後疫情時代中國綠色復蘇的政策建議
第十五章 防範“運動式”減碳:來自歐美的經驗教訓
一、運動式“減碳”為何出現
二、歐美運動式“減碳”的經驗教訓
三、運動式“減碳”已在我國初露苗頭
四、防範運動式“減碳”,需發揮政策與市場作用
五、防範運動式“減碳”,離不開數位化
第十六章 碳中和區域協作下的碳減排與經濟發展
一、北京應發揮其首都區位優勢,建立京津冀減排長效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國內靠前雙迴圈背景下實現碳中和
三、東北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綠色轉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