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秩序、失序與戰爭:社會適應與社會信任
秩序、失序與戰爭:社會適應與社會信任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秩序、失序與戰爭:社會適應與社會信任

作者: (英)羅伯特·萊頓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 9787552037173
出版日期: 2022-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8.00
市场价格: RM51.78
本店售价: RM46.08
促销价: RM43.5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研究市民社會、社會關係的演變以及社會秩序的崩潰,重新審視了暴力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借鑒人類學、政治學和進化論諸理論,本書為理解人類社會的穩定與不穩定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方法。作者對當前“市民社會”這一概念提出了根本性的批判,認為理性行動是所有人類社會的特徵,而不是啟蒙運動後的歐洲所獨有。
 
本書的案例研究既包含了短期存在的非洲淘金熱社區和英國的夜總會,也包含穩定的狩獵採集社會和農耕社會,將南斯拉夫、查德、索馬里和印尼的內戰與小規模部落社會的戰爭進行了比較。作者認為,近年來關於暴力之進化價值的主張,誤解了人類策略的複雜性,以及實施這些策略的社會環境的複雜性。


作者介紹

羅伯特·萊頓(Robert Layton):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人類學終身教授,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裡弗斯獎章(Rivers Medal)獲得者。萊頓教授撰寫了大量關於人類學主題的著作,其中包括《藝術人類學》《澳大利亞岩畫藝術:一個新綜合體》《弗朗什-孔泰的人類學與歷史:一個社會理論的批評》《他者的眼光:人類學理論入門》等。
 
譯者簡介
 
納日碧力戈:*長江學者,原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現為內蒙古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魏瀾:杜倫大學人類學博士,上海市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目錄

中文版前言/1
 
導論/1
 
第一章 市民社會與社會團結/8
 
關於市民社會/8
 
定義市民社會/10
 
市民社會與歐洲國家/11
 
功能與歷史/12
 
市民社會必須和國家打交道嗎?/15
 
市民社會導致分裂還是促進統一?/17
 
非現代的市民社會/19
 
洛克和弗格森:“市民社會”概念的起源/22
 
啟蒙時代的政治思想/22
 
進化就是進步?/28
 
自利與社會關係/29
 
前現代歐洲的市民社會/31
 
中世紀的市民社會/31
 
圈地——市民社會的兩個願景/34
 
結論/41
 
 
第二章 自利與社會進化/43
 
洛克之自然狀態中的市民社會/43
 
個人與社會/43
 
兩個案例/48
 
生物學理論與社會策略/51
 
親屬關係和社會適應/51
 
社會進化與博弈論/56
 
理論背景/56
 
博弈論和利他主義/61
 
平衡點/63
 
定位“自然狀態”的一些問題/65
 
有限的主權形式/68
 
關於社會進化的達爾文主義立場/70
 
進步與適應/70
 
原子論模型與系統論模型/71
 
自私的基因和他們的生態/73
 
選擇與文化的延續性或變遷/75
 
適應度景觀作為社會變革的典範/77
 
適應和可選擇的策略/79
 
結論/82
 
 
第三章 社會秩序的崩潰/83
 
社會秩序崩潰的原因/87
 
政府成本/87
 
全球化/91
 
私有化和當地市民社會的解體/93
 
自然資源的競爭/96
 
暴力和災難性變遷/99
 
替代策略和複雜系統/99
 
政府作為一種資源/102
 
鬆散分子/103
 
博弈論和囚徒困境/106
 
重新劃定市民社會界限的策略: (i) 親屬關係/108
 
索馬里/109
 
阿爾巴尼亞/112
 
重新劃定市民社會界限的策略: (ii) 族群關係/113
 
印尼/116
 
印度/117
 
南斯拉夫/118
 
結論/120
 
 
第四章 戰爭、生物學與文化/124
 
小型社會中的戰爭/124
 
暴力與和平締造/129
 
亞諾瑪米人的戰爭在多大程度上是原型?/133
 
社會生物學和文化人類學/134
 
夏儂的資料資料/138
 
戰爭與領土/140
 
戰爭與婚媾/141
 
小型社會中戰爭的廣闊圖景/144
 
複雜社會中的暴力行為/146
 
誰對促進混亂感興趣?/147
 
外來者的作用/148
 
恢復信任/151
 
結論/152
參考文獻/157
 
索引/176
 
譯後記/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