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歷代法帖風格類編:漢代篆隸(二)
歷代法帖風格類編:漢代篆隸(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歷代法帖風格類編:漢代篆隸(二)

作者: 陳陽靜,侯東菊(主編)
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ISBN: 9787540157944
出版日期: 2021-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32.00
市场价格: RM77.66
本店售价: RM69.12
促销价: RM65.2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祀三公山碑》,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清翁方綱考為東漢元初四年(117)刻。該碑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為元氏縣令王治岐在元氏縣城外訪得,現存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清劉熙載《藝概·書概》雲:“《祀三公山碑》,篆之變也。”楊守敬《評碑記》評價此碑:“非篆非隸,蓋兼兩體而為之。”《祀三公山碑》以方筆寫篆書,開篆法用筆新境界,起筆方截,尤顯古拙生辣。轉折處方圓兼用,小者用圓,大者用方。收筆處左右分開,造成橫向開張之勢,通過對弧形的巧妙運用,將“蜾扁與繆篆相糅合”,渾穆中更顯靈巧生動。在結字上一改篆書縱向延伸、修長的特徵,以方折、緊斂的結字方法,這種以方為體的篆書結字形式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顯得寬綽雄強、穩重方博。在章法上打破篆書中常見的對稱和均衡,注意正側、大小、疏密、虛實的對比,強調字形結體的自由與縱橫觀照,從局部到整體、從單純到複雜,最終回歸質樸之境,大大提高了全碑的視覺表現力和藝術魅力。同時,此碑字態拙樸無華,綫質生辣遲澀,透出冷峻肅穆的氣息,使通篇格調更顯古茂拙樸,在斂縱隨心、縱橫開合的揮灑中,表現出卓爾不群的藝術風采。


《鮮于璜碑》,全稱為《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立於東漢延熹八年(165)。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碑首有畫像,碑額為陽刻漢篆,曰“東漢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碑身兩面刻文,總計827字。碑文主要敘述鮮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歷。《鮮于璜碑》筆劃豐厚飽滿,波法平整,橫畫略比竪粗。碑陽字多呈扁方,而碑陰字扁、長、方交替出現,形態變化十分生動。加之有時重心高舉、下方散開,有時重心低着、呈敦厚狀,有時又重心偏倚、或左或右、動勢出入微妙之間,妙趣橫生。另外《鮮于璜碑》波挑也與眾不同,許多橫波肥厚而作扭鋒上翹狀,更增添了一種風趣。


《張遷碑》,全稱為《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186)立。現陳列于山東泰山岱廟。碑文內容為故吏韋萌等追念縣令張遷的功績。


此碑用筆多為方筆,稜角分明,結構嚴整,筆法凝練,呈現古茂樸厚、方勁雄渾的風格。波畫的提按過渡不甚明顯,有別于“孔廟三碑”的大撇重捺。字跡看似規正古拙,實則結字巧麗,雖字跡多漫漶,然端整雅練,剝落之痕亦復天然,結字運筆已開魏晉風氣。《張遷碑》上承西周《大盂鼎》書風,四周平滿,嚴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下啟北魏《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一路書法風格。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