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2,6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路志正中醫心病學
路志正中醫心病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路志正中醫心病學

作者: 路志正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4.00
市场价格: RM106.79
本店售价: RM95.0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路志正醫學叢書》的分冊之一,是以反映路老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為主的中醫心病學專著。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中醫心病學基礎,主要闡述心的生理功能及其與其他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關係,闡述心病病因病機,及路老的觀點與認識;中篇為中醫心病治法,重點闡述路老常用治法方藥、調理脾胃辨治心病的理念和遣方用藥規律;下篇為中醫心病辨證論治,具體體現路老辨治心病的臨證思維和經驗。書後的附錄是回顧路老中醫心病學術思想的形成,見證一代宗師的風範和養成。


作者介紹

路志正(1920-)
 
字子端,號行健,河北槁城人,首屆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重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師承博士後導師。曾兼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重大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顧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評審顧問、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委員會顧問等職,現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終身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主席。連任全國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參政義政,諫言獻策,從“八老上書”以及後來的“五老上書”,殫精竭慮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繼承與發展,奠定了他成為中醫智囊及在全國的影響力及號召力。


目錄

上篇 中醫心病學基礎
第一章 中醫心病學概述/3
一、中醫心病學定義/3
二、中醫心病學源流/3
三、中醫心病學的命名與內涵/7
第二章 心的生理功能/11
第一節 心的解剖/11
第二節 心的生理功能/12
一、心主血脈/12
二、心藏神/13
三、心為陽中之太陽,為五臟六腑之大主/15
四、心在液為汗/15
五、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16
六、心開竅於舌/16
七、心與小腸相表裡/17
八、心在志為喜/17
九、心其應在虛裡/17
十、心與夏氣相通應/18
附:心包絡/18
第三章 心與臟腑/20
第一節 心與肝/21
第二節 心與肺/22
第三節 心與腎/23
第四節 心與脾胃/24
一、脾胃虛損,化源不足,氣血虧虛,心神失養/25
二、運化失常,水飲不化,痰濕內生,心脈壅塞/25
三、升降不利,氣機鬱滯,協以痰瘀,心脈阻塞/26
第五節 心與膽/26
第六節 心與三焦/27
第四章 心與氣血津液/29
第一節 心與氣/29
一、心陽/29
二、心氣/30
第二節 心與血/32
一、心主血/32
二、心主脈/33
第三節 心與津液/34
一、心與津液代謝/35
二、心與汗、溺/35
第五章 心與經絡/37
第一節 心與十二經脈/38
一、手少陰心經/38
二、手太陰肺經/38
三、手陽明大腸經/39
四、足陽明胃經/39
五、足太陰脾經/40
六、手太陽小腸經/41
七、足太陽膀胱經/42
八、足少陰腎經/42
九、手厥陰心包經/43
十、手少陽三焦經/44
十一、足少陽膽經/44
十二、足厥陰肝經/45
十三、小結/45
第二節 心與奇經八脈/46
一、任脈/46
二、督脈/46
三、沖脈/47
四、帶脈/47
五、陰蹺脈、陽蹺脈/47
六、陰維脈、陽維脈/47
七、小結/48
第六章 心病的致病因素/49
第一節 外感/49
一、風邪中心/50
二、寒邪中心/51
三、暑邪中心/52
四、濕邪中心/52
五、燥邪中心/53
六、火熱之邪中心/54
七、其他/55
第二節 內傷/56
一、飲食失節/56
二、勞逸失度/57
三、七情過極/57
四、年老體衰/58
五、用藥不當/59
第七章 心病的發病機制/61
第一節 本髒病機/62
一、心氣、心陽失調/62
二、心血、心陰失調/63
第二節 他髒病機/64
一、脾胃功能失調/64
二、肺、肝膽、腎臟腑功能失調/66
三、其他病機/68

中篇 中醫心病治法
第八章 心病常用治法/73
一、調和營衛法/73
二、活血化瘀法/74
三、通脈法/75
四、理氣法/77
五、通陽法/77
六、安神法/78
七、化痰法/80
八、交通心腎法/81
九、開竅法/82
十、補心法/83
十一、燮理陰陽法/84
十二、調理脾胃法/85
第九章 調理脾胃法的理論基礎/86
一、脾胃學說及其應用源遠流長/86
二、氣機升降理論/88
三、脾胃失調與心病/89
四、濕邪與心病/91
第十章 調理脾胃辨治心法/94
第一節 調理脾胃的臨床理念/94
第二節 調理脾胃常用治法方藥/95
一、健脾益氣法/96
二、補益心脾法/96
三、溫中健脾法/96
四、養陰益胃法/97
五、健脾行氣法/97
六、疏肝理脾法/98
七、補益肝脾法/98
八、溫補脾腎法/99
九、醒脾化濕法/99
十、芳香化濁法/99
十一、清化痰熱,溫膽寧心法/100
十二、清利濕熱法/101
十三、化濁解毒法/101
十四、疏肝泄熱和胃法/101
十五、溫中祛寒,通陽散結法/102
第三節 調氣機升降用藥心法/102
第四節 辨證論治,圓機活法/104
第十一章 順應自然調神養生/106
一、順應自然/106
二、養心性,調心神/108
三、飲食勞逸/109
四、預防“空調肺”“冰箱胃”/110
五、醫者仁心/111

下篇 中醫心病辨證論治
第十二章 胸痹/117
一、臨證傳薪/117
二、驗案舉要/122
三、綜括拾遺/127
第十三章 真心痛/129
一、臨證傳薪/129
二、驗案舉要/133
三、綜括拾遺/136
第十四章 脾心痛/138
一、臨證傳薪/138
二、驗案舉要/142
三、綜括拾遺/145
第十五章 胃心痛/147
一、臨證傳薪/147
二、驗案舉要/151
三、綜括拾遺/154
第十六章 肝心痛/156
一、臨證傳薪/156
二、驗案舉要/160
三、綜括拾遺/165
第十七章 肺心痛/166
一、臨證傳薪/166
二、驗案舉要/170
三、綜括拾遺/171
第十八章 腎心痛/172
一、臨證傳薪/172
二、驗案舉要/177
三、綜括拾遺/181
第十九章 膽心痛/183
一、臨證傳薪/183
二、驗案舉要/188
三、綜括拾遺/189
第二十章 心痹/191
一、臨證傳薪/191
二、驗案舉要/195
三、綜括拾遺/205
第二十一章 心癉/206
一、臨證傳薪/206
二、驗案舉要/210
三、綜括拾遺/220
第二十二章 心水/221
一、臨證傳薪/221
二、驗案舉要/226
三、綜括拾遺/229
第二十三章 心悸/231
一、臨證傳薪/231
二、驗案舉要/235
三、綜括拾遺/243
第二十四章 遲脈/245
一、臨證傳薪/245
二、驗案舉要/248
三、綜括拾遺/251
第二十五章 脈痹/253
一、臨證傳薪/253
二、驗案舉要/258
三、綜括拾遺/264
第二十六章 血濁/266
一、臨證傳薪/266
二、驗案舉要/270
三、綜括拾遺/274
第二十七章 眩暈/276
一、臨證傳薪/277
二、驗案舉要/281
三、綜括拾遺/286
第二十八章 健忘/288
一、臨證傳薪/288
二、驗案舉要/292
三、綜括拾遺/294
第二十九章 不寐/296
一、臨證傳薪/296
二、驗案舉要/299
三、綜括拾遺/305
第三十章 多寐/307
一、臨證傳薪/307
二、驗案舉要/311
三、綜括拾遺/315
第三十一章 髒躁/316
一、臨證傳薪/316
二、驗案舉要/319
三、綜括拾遺/322
第三十二章 其他心系相關病證/323
第一節 脅下積聚/323
第二節 舌碎痛/329
第三節 “更年心”/331

主要參考文獻/334
附錄一 路志正中醫心病學術思想的形成/341
附錄二 路志正中醫心病相關科研課題名錄/359
附錄三 路志正辨治心病常用方劑彙編/371
跋/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