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1,74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成長股的投資之道:如何通過只買入最好的公司持續獲利
成長股的投資之道:如何通過只買入最好的公司持續獲利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成長股的投資之道:如何通過只買入最好的公司持續獲利

作者: (英)特里·史密斯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14.00
市场价格: RM74.43
本店售价: RM66.24
促销价: RM65.5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英國備受歡迎的基金Fundsmith創始人、知名基金經理特里·史密斯的著作,包含了他2010—2020年的投資文集以及致股東的信。

很多人喜歡將原本簡單的投資複雜化。在本書中,作者提出成功的投資,其實只需買入最好的公司。作者揭穿了關於股票投資的很多謬誤,並闡述了讓他實現長期卓越回報的投資策略——成長股投資。他將其概括為簡單的三個步驟:“買入好公司,不要支付過高價格,然後什麼都不做。”作者眼中的好公司有兩個標誌:1.以現金的形式產生高資本回報率;2.將至少部分現金以高資本回報率進行再投資,為增長提供資金,從而實現強大的價值複合增長。在年度致股東的信中,作者解釋了他如何執行這個策略,依次審查了每個步驟的執行情況,披露了對基金業績貢獻排名前、后五位的十隻股票,並對其和整個投資組合進行了分析。

以其標誌性的犀利、智慧,史密斯揭示了高品質公司是什麼樣的,如何找到它們(以及如何發現冒充者),同時闡明了:為什麼要淡化市盈率,看重已動用資本回報率;為什麼大多數股票回購實際上是破壞價值;為什麼不要嘗試市場擇時;投資的十大黃金法則;環法自行車賽對於投資的啟示;價值投資策略的缺陷……

秉承其成名經典著作《為增長而做的會計處理》風格,作者以嚴謹的分析,對投資中一些重要主題展開了討論,帶領讀者經歷一次開闊視野的閱讀之旅,獲得寶貴且實用的投資洞察。任何一個投資者的書架沒有這本書,都是不完整的。


作者介紹

特里·史密斯,是Fundsmith基金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首席投資官,英國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他曾是兩家證券公司德利萬邦和高林斯特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他還是暢銷書作家和定期媒體評論員。因他的成長型投資風格,即購買和長期持有少量持續高增長、高品質公司的股票,被稱為“英國沃倫·巴菲特”。

凌波,北京知名私募基金投資主管,擁有15年操盤經驗,投資品種包括股票、期貨、期權、基金等。2005年至今,股票投資年均回報率達32%,期貨程序化交易月均收益率達8%。對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以及程序化交易、系統化交易、日內交易等,有多年的研究經驗和豐富的研究成果。


目錄

序言 / 萊昂內爾·巴伯
前言:前十年的經驗教訓 / 特裡·史密斯
基金管理費 《實話實說》,2010年9月28日
2010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1年1月
股票回購——朋友還是敵人 《投資週刊》,2011年4月11日
ETF比我想像的更糟糕 《每日電訊報》,2011年5月24日
加速股票回購 《實話實說》,2011年7月4日
默多克應該放棄對新聞集團的控制 《投資週刊》,2011年7月13日
新聞集團:一個家族企業 《衛報》,2011年7月18日
瑞銀的崩潰凸顯了ETF的危險 《投資週刊》,2011年9月16日
偉大的競爭者——“冒煙喬”·弗雷澤如何定義了一個時代 《金融時報》,2011年11月12日
2011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2年1月
交易員是零售銀行的毀滅者 《衛報》,2012年7月1日
華爾街大崩盤的教訓 《獨立報》,2012年10月24日
環法自行車賽對於投資的啟示 《金融時報》,2012年11月23日
2012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3年1月
無回報風險——為什麼無聊是好的 《金融時報》,2013年1月18日
投資的十大黃金法則 《金融時報》,2013年2月15日
擇時交易:不要嘗試 《金融時報》,2013年3月1日
分清良莠 《金融時報》,2013年3月15日
永遠不要為了避稅而投資 《金融時報》,2013年3月28日
太多股票會破壞投資組合 《金融時報》,2013年4月12日
控制成本以保護你的投資 《金融時報》,2013年4月29日
如果他們使用這些詞語,請不要購買他們的股票 《每日電訊報》,2013年10月18日
為什麼為優質公司多付點是安全的 《每日電訊報》,2013年11月22日
一切又似曾相識 《金融時報》,2013年12月6日
2013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4年1月
權衡投資時只要事實 《金融時報》,2014年1月24日
葉岩:奇跡、革命還是潮流 《金融時報》,2014年2月7日
投資者是自己的敵人 《每日電訊報》,2014年2月14日
藍色巨人的投資者可能沒有贏家 《金融時報》,2014年2月24日
曾祖父,你在一戰前投資了什麼 《金融時報》,2014年3月8日
金磚四國基金的表現 《金融時報》,2014年4月11日
新興市場漫遊指南 《金融時報》,2014年8月1日
投資者如何忽視了樂購的警告信號 《金融時報》,2014年9月6日
尤里卡!我發現了基金的命名方式 《金融時報》,2014年10月3日
我為什麼不投資銀行股 《金融時報》,2014年11月1日
這會是下一個樂購嗎 《每日電訊報》,2014年11月29日
讓上市公司一起跳“霍基-科基舞” 《金融時報》,2014年12月5日
2014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5年1月
“股東價值”究竟是什麼意思 《金融時報》,2015年1月9日
股東價值是結果,而不是目標 《金融時報》,2015年2月6日
通往天堂的三個階梯 富達基金,2015年2月27日
牛肉在哪裡 麥當勞不確定的復蘇 《金融時報》,2015年5月22日
投資者可以從亞曆克斯·伯德的500場成功投注中學到什麼 《每日電訊報》,2015年6月12日
投資者可以從弗格森爵士的成功中學到什麼 《每日電訊報》,2015年6月19日
債券替代股:你能承受不持有它們嗎 《金融時報》,2015年6月26日
股息收入不再像以前那樣 《金融時報》,2015年7月17日
關注投資成果:總回報才是重要的 《金融時報》,2015年7月24日
如果沒人看會計帳目,為什麼還要做假賬呢 《金融時報》,2015年9月24日
提供好產品或服務的公司是投資的關鍵 《每日郵報》,2015年11月9日
過去五年我在Fundsmith基金學到的東西 《金融時報》,2015年11月21日
2015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6年1月
如果你在2016年用你的資金做一項投資 《金融時報》,2016年1月15日
投資者不應放棄債券替代股 《金融時報》,2016年9月8日
漂亮50對債券替代股的啟示 《金融時報》,2016年9月14日
專注於“已知的已知事物”《每日電訊報》,2016年10月29日
2016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7年1月
新興市場ETF和死亡之顎 《金融時報》,2017年2月17日
權益類投資的獨特優勢 《金融時報》,2017年4月20日
阿斯利康開始看起來很像樂購 《金融時報》,2017年8月4日
2017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8年1月
ESG SRI 你的綠色投資組合真的綠色嗎 《金融時報》,2018年1月18日
在全球股票投資組合中加入小盤股可在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增加價值 《金融時報》,2018年8月31日
誰需要股息收入 稅收和更高的市場價格意味著股息再投資並不划算 《金融時報》,2018年10月3日
股票會跑贏債券嗎 大多數股票註定令人失望——你需要找到少數不讓你失望的 《金融時報》,2018年11月7日
2018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19年1月
基金管理的謬論 《全球金融模里西斯》,2019年11月
2019年度致股東的信 Fundsmith,2020年1月
疫情期間致股東的一封信 Fundsmith,2020年3月31日
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金融時報》,2020年4月30日
市場中只有兩種投資者 《金融時報》,2020年7月2日
為了個到達終點 《全球金融模里西斯》,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