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7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給科學家的科學思維
給科學家的科學思維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給科學家的科學思維

作者: 王大順,(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出版社: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79.00
市场价格: RM140.04
本店售价: RM124.6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科學家什麼時候能夠迎來事業巔峰?科學創新的生命週期是多久?職業生涯中出現突破性進展的跡象是否存在?什麼樣的合作會帶來成功?年輕的科研人員如何將成功概率最大化?我們經常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即使是成功的科學家,對科學的認知可能也是有限的。有人認為科學家取得成功是天賦、實力、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沒人能說清這些因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響因素。

科學學與網路科學研究專家王大順,網路科學奠基人、暢銷書《爆發》《連結》《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作者巴拉巴西通過網路科學前沿研究,借助先進的工具定量分析科學自身的演化規律,以及科學家職業生涯的影響因素,揭示事業成功、團隊常勝以及影響力升級中的客觀規律。


作者介紹

王大順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和麥考密克工程學院終身正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學與創新中心創始人、主任,複雜系統研究所(NICO)核心教授。他目前的主攻研究方向是科學學:以科學方法和求索精神探究科學家群體,利用並發展複雜科學、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廣泛地探索科學大資料帶來的創新機會和繁盛前景,深入理解科學進程。

王大順教授的研究多次發表在《自然》《科學》等期刊上。憑藉在研究和教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榮獲了AFOSR青年研究員獎、複雜系統學會和網路科學學會頒發的多項突出成就獎,如“厄爾多斯-倫伊獎”,入圍Poets & Quants評選的“全球40位40歲以下最傑出商學院教授”榜單,並獲得“2021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稱號。

亞伯特-拉斯洛 · 巴拉巴西

全球複雜網路研究權威,“無標度網路”的創立者。美國物理學會院士,匈牙利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

美國東北大學教授,網路科學研究中心創始人、主任,同時任職于哈佛大學媒體學院醫學系,並擔任丹那-法伯癌症研究所癌症系統生物學中心研究員。
 


目錄

推薦序1 大資料時代,科學家需要養成的科學思維
推薦序2 大資料時代,科學家更需要科學想像力以及客觀的科學思維
譯者序1 一位成功的科學家,對科學的認知可能也是有限的
譯者序2 用科學方法衡量科研成果的長期影響力
前 言 科學學,正在全面重塑科學的未來

第一部分 事業成功的科學新思維
產出與影響力,合力孕育連戰連勝的科研神話
01 科學家的產出,能否決定科學家的影響力
我們發表了多少論文
不同學科的產出量有何不同
產出量:你有可能會明顯超出競爭者
02 h指數,綜合考慮產出和影響力的指標
什麼是h指數
h指數,預測個人影響力的最佳指標
沒有人的職業生涯應該用單一數字衡量
為什麼會這樣多產
03 成功孕育成功,科學聲譽的馬太效應
姓名的魅力
身份地位,影響力提升的紅利
這真是馬太效應嗎
04 年齡與科研成就,科學界頭號問題
職業生涯的中期,科學成就的巔峰
科研人員的職業週期
知識負擔與工作性質,影響我們攀上科研高峰的時間
05 成功概率恒定,你需要在成功前反復嘗試
被打亂的科學家的職業生涯
巔峰會在職業生涯的任何時刻出現
06 Q因數,運氣之外的成功參數
純粹的巧合
Q因數,將運氣轉化為持久的高影響力
你的Q值是多少
預測影響力
07 連戰連勝,描繪職業生涯更為精細的畫面
成功的爆發
連戰連勝模型
連戰連勝意味著什麼

第二部分 團隊組建的科學新思維
大團隊解決現有問題發展科學,小團隊提出新問題顛覆創新
08 團隊在科學中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
最優秀、最聰明的科學家更願意合作
科學團隊化的兩大驅動因素
距離的消失
09 看不見的大學:科學家互相之間具有高度的依賴性
活躍的氛圍
在科學上,沒有孤獨的天才
10 科學合作背後的複雜網路
合作者網路的兩大特徵
合作者的數量
小世界與大世界
連通分量:80%的科學家都在同一個網路中
11 一個成功團隊的組建,取決於人才的平衡
有“能人太多”這回事嗎
適當的平衡:多樣性與團隊的表現
組建一個常勝團隊
合作的演化
12 大團隊與小團隊
不是規模上的簡單變化
團隊規模:總是越大越好嗎
大型團隊發展科學,小型團隊顛覆科學
既需要大團隊,也需要小團隊
13 “誰應該獲得榮譽”Vs. “誰將獲得榮譽”
論文屬於哪位作者
排名第一或是末尾
從 A 到 Z,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合作對女性的不公
14 功勞分配:誰最終獲得了合作成果的功勞
馬太效應與反轉馬太效應
集體榮譽分配演算法帶來的新見解

第三部分 影響力升級的科學新思維
優先連接 + 適者成功,影響力源自“積累”的 力量
15 大科學時代,指數級增長的科學仍然擁有前所未有的朝氣與活力
科學體量的指數級增長
指數級增長的意義
當一名科學家越來越難了嗎
“蘋果”越來越難以摘到了嗎
16 論文引用量的差異
引用量也遵循二八定律
引用分佈的普適性
引用能反映什麼
17 適應度,最終決定論文影響力的高低
累計優勢,“錦上添花”現象之源
先發優勢,不是推動引用量增長的唯一動力
適應度,後來者居上的秘密
18 創新與報導,改變科學影響力的兩個因素
創新的湧現和科學影響力的關係
報導可以提升你的“能見度”
19 科學的時間維度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是關注最新的成果
科學發現的熱點
早期發現不斷增長的影響力
你的失效日期
小結
20 引用動態演化規律,決定最終的影響力
單篇論文引用的動態演化
引用的動態演化:顯著的普適性
最終的影響力
未來的影響力

第四部分 呼嘯而來的新科學
爆發的前沿新科技,正在催生科學學的全新使命
21 當機器可以做出新發現時,科學能否被加速
機器科學家的知識閉環
選擇下一個實驗
白色空間,我們將迎來全新挑戰
22 人工智慧顛覆下的科學與科學家
“剛才發生了什麼”
這波人工智慧浪潮有什麼不同
更智慧的人工智慧,更多的創造性創新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
23 科學中的偏差和因果性
失敗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影響力更廣泛的定義
解釋因果性,做出更好的科學決策

結語 擁抱科學學,進入全新時代
附錄1 模擬團隊組建
附錄2 引用建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