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配位聚合原理:高分子化學中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反應--烴類、雜環和含有雜原子的不飽和單體的聚合
配位聚合原理:高分子化學中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反應--烴類、雜環和含有雜原子的不飽和單體的聚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配位聚合原理:高分子化學中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反應--烴類、雜環和含有雜原子的不飽和單體的聚合

作者: (波蘭)維托德·庫蘭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188.00
市场价格: RM213.57
本店售价: RM190.08
促销价: RM179.4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第一和第二章介紹了配位元聚合的一般性特徵,後續章節致力於不飽和烴類單體的配位聚合,主要論述了α-烯烴(第3章)、乙烯基芳烴(第4章)、共軛二烯烴(第5章)、環烯烴(第6章)和炔烴(第7章)的立體定向聚合,也論述了二乙烯基單體通過非環二烯烴易位反應的配位縮聚、功能性芳香化合物通過Heck反應的配位偶聯縮聚以及碳基化偶聯縮聚(第8章),第9章涉及了雜環和雜不飽和非烴類單體的配位聚合。第10章綜述了近20年的研究進展,對理論內容進行補充。

本書可作為高分子、化學、化工和催化方面的高等教材,對研究生和工業界的研究人員也會是一本有幫助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目錄

1緒論
參考文獻003
拓展閱讀004
思考題005

2配位元聚合的一般特徵
2.1單體和催化劑——配位006
2.2配位單體的聚合008
2.2.1烴類單體009
2.2.2非烴(雜環和雜不飽和)單體011
2.3聚合物的立構規整性013
2.4高分子化學和技術中的配位聚合017
參考文獻020
拓展閱讀026
思考題027

3烯烴的配位聚合
3.1α-烯烴聚合物的立體異構029
3.2聚合催化劑035
3.2.1Ziegler-Natta催化劑035
3.2.2不需烷基金屬(或氫化金屬)活化的均相催化劑051
3.2.3負載茂金屬催化劑054
3.2.4乙烯聚合負載催化劑——菲力浦斯催化劑057
3.3Ziegler-Natta催化劑的聚合機理——動力學059
3.3.1現象學特徵060
3.3.2聚合中的反應061
3.4活性中心模型和聚合機理067
3.4.1使用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劑的聚合068
3.4.2使用菲力浦斯催化劑的聚合073
3.4.3使用可溶釩基Ziegler-Natta催化劑的聚合073
3.4.4使用均相單中心茂金屬催化劑的聚合074
3.5立體調節機理079
3.5.1影響聚合立體定向性的因素079
3.5.2使用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劑的等規定向鏈增長的立體控制082
3.5.3使用可溶釩基Ziegler-Natta催化劑的間規鏈增長的立體控制086
3.5.4使用單中心茂金屬催化劑的鏈增長的立體控制089
3.5.5立體定向鏈增長的空間缺陷和聚合物立構規整性的分析103
3.6高級α-烯烴的聚合106
3.6.1Ziegler-Natta催化劑的活性107
3.6.2單體的聚合能力107
3.7丙二烯及其衍生物的聚合108
3.8烯烴的異構化聚合109
3.8.1α-烯烴的2,ω-偶聯聚合109
3.8.2β-烯烴的1,2-偶聯聚合111
3.9共聚合111
3.9.1乙烯與α-烯烴共聚合112
3.9.2乙烯與β-烯烴的合共聚115
3.9.3乙烯與環烯烴的共聚115
3.9.4乙烯和α-烯烴與一氧化碳的共聚117
3.10非共軛α,ω-二烯烴的環聚120
3.10.1脂環族聚合物的立體異構122
3.10.2立體調節機理122
3.11功能烯烴的聚合124
3.11.1功能α-烯烴的配位均聚及其與乙烯和α-烯烴的配位共聚125
3.11.2(甲基)丙烯酸脂肪酯的基團轉移配位聚合128
3.11.3使用改性Ziegler-Natta催化劑催化極性單體的自由基均聚和與烯烴的共聚129
3.12工業聚合工藝130
3.12.1聚合方法130
3.12.2聚合催化劑134
3.12.3聚合產品135
3.13附錄:主族金屬基催化劑聚合的最近進展136
3.13.1使用含有Ni或Pd和α-二亞胺配體的催化劑對烯烴的均聚和共聚137
3.13.2線型α-烯烴的製備139
3.13.3使用二齒膦配位的Pd催化劑催化一氧化碳和α-烯烴共聚製備聚酮139
參考文獻140
拓展閱讀155
思考題157

4乙烯基芳香烴單體的配位聚合
4.1乙烯基芳香烴單體的等規定向配位聚合158
4.1.1多相Ziegler-Natta催化劑催化的聚合159
4.1.2均相鎳配合物催化的聚合160
4.2乙烯基芳香烴單體的間規定向配位聚合161
4.2.1聚合的區域選擇性和立體定向性162
4.2.2催化劑、活性中心模型和聚合機理163
4.3共聚合168
4.3.1與烯烴的共聚169
4.3.2與一氧化碳的共聚170
參考文獻172
拓展閱讀175
思考題176

5共軛雙烯烴的配位聚合
5.1共軛雙烯烴聚合物的立體異構178
5.2聚合催化劑181
5.2.1Ziegler-Natta催化劑182
5.2.2負載半夾心茂金屬催化劑188
5.2.3η3-烯丙基型過渡金屬催化劑188
5.2.4不需有機金屬或金屬氫化物活化的過渡金屬鹽催化劑191
5.3聚合機理和立體化學192
5.3.1聚合機理和動力學192
5.3.2鏈增長反應的區域專一性和化學選擇性194
5.3.31,4-鏈增長反應的順-反異構化196
5.3.4增長反應的等規定向和間規定向198
5.4共聚203
5.4.11,3-丁二烯和高級共軛二烯烴的共聚203
5.4.2共軛二烯烴與乙烯和α-烯烴的共聚203
5.4.3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204
5.5工業聚合工藝205
參考文獻207
拓展閱讀213
思考題213

6環烯烴的配位聚合
6.1持環聚合215
6.1.11,2-插入聚合215
6.1.2非共軛環二烯烴的環聚218
6.1.31,3-插入異構化聚合219
6.2開環易位聚合220
6.2.1聚亞烯的立體異構221
6.2.2聚合催化劑和活性中心222
6.2.3聚合機械動力學和熱力學228
6.2.4共聚合230
6.2.5聚合的立體化學230
6.2.6環多烯的聚合234
6.3環外烯烴的開環聚合237
6.4工業聚合工藝238
參考文獻239
拓展閱讀244
思考題244

7炔烴的配位聚合
7.1插入聚合247
7.1.1單炔烴的聚合247
7.1.2α,ω-二炔烴的環聚248
7.2易位聚合250
7.2.1單炔烴的聚合250
7.2.2α,ω-二炔烴的環聚252
參考文獻253
拓展閱讀257
思考題257

8配位縮聚
8.1非環二烯烴的易位縮聚260
8.1.1縮聚催化劑261
8.1.2縮聚機理262
8.1.3剪裁的烴類和功能化聚合物263
8.2鹵代芳烴衍生物的碳-碳偶聯縮聚265
8.2.1芳基-乙烯基偶聯265
8.2.2芳基-炔基偶聯267
8.2.3芳基-烷基偶聯269
8.2.4芳基-芳基偶聯269
8.3雙(二氯甲基)芳烴卡賓型偶聯縮聚270
8.4碳-雜原子偶聯縮聚270
8.4.1羰基化偶聯270
8.4.2羧基化偶聯271
8.5雙酚的氧化羰基化縮聚271
參考文獻272
拓展閱讀276
思考題277

9非烴(雜環和雜不飽和)單體的配位聚合
9.1單體和催化劑278
9.2氧雜環單體的聚合283
9.2.1環醚的聚合283
9.2.2環酯的聚合290
9.3硫雜環單體的聚合297
9.3.1三元環硫的聚合297
9.3.2環硫代碳酸酯的聚合300
9.4氮雜環單體的聚合301
9.4.1α-氨基酸-N-羧酸酐的聚合301
9.4.2嗎啉二酮的聚合302
9.5磷雜環單體的聚合303
9.6雜環單體的共聚303
9.6.1三元環氧和環酸酐的共聚303
9.6.2三元環氧和環碳酸酯的共聚305
9.6.3三元環氧和內酯或環酸酐的嵌段共聚305
9.7雜環和雜不飽和單體的共聚306
9.7.1三元環氧和二氧化碳的共聚306
9.7.2四元環氧和二氧化碳的共聚310
9.7.3三元環硫和二氧化碳的共聚311
9.7.4三元環氧和二硫化碳的共聚311
9.7.5三元環硫和二硫化碳的共聚311
9.7.6三元環氧和二氧化硫的共聚312
9.8雜不飽和單體的聚合312
9.8.1異腈的聚合312
9.8.2異氰酸酯的聚合313
9.8.3羰基單體的聚合314
9.8.4烯酮的聚合315
參考文獻316
拓展閱讀323
思考題323

10烯烴配位聚合的最新進展
10.1密度泛函理論在烯烴配位聚合中的應用326
10.1.1密度泛函理論在Ziegler-Natta催化聚合中的應用326
10.1.2密度泛函理論研究茂金屬催化劑及其聚合反應344
10.1.3密度泛函理論在非茂金屬催化聚合中的應用346
10.2內、外給電子體在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催化體系中的應用350
10.2.1新型內給電子體350
10.2.2內給電子體對催化劑活性中心結構的影響352
10.2.3內給電子體對配位元聚合機理的影響353
10.2.4內給電子體對聚合動力學的影響353
10.2.5新型氨基矽烷類外給電子體354
10.2.6複合型外給電子體355
10.2.7外給電子體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和位元阻效應356
10.2.8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活性中心的影響356
10.2.9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及聚合物性能的影響357
10.3烯烴與極性單體共聚359
10.3.1基於前過渡金屬的催化體系360
10.3.2非茂後過渡金屬催化體系361
10.4雙核茂金屬催化劑366
10.4.1亞苯基橋連的茂金屬催化劑367
10.4.2矽烷/矽氧烷橋連的茂金屬催化劑367
10.4.3聚亞甲基橋連的茂金屬催化劑369
10.4.4柔性/剛性橋連的茂金屬催化劑369
10.4.5橋連的CGC催化劑371
10.5鏈穿梭聚合373
10.5.1鏈穿梭聚合機理373
10.5.2催化劑和鏈穿梭劑選擇的基本原則374
10.5.3催化劑的選擇375
10.5.4鏈穿梭劑的選擇378
10.5.5蒙特卡羅模型在鏈穿梭聚合中的應用379
參考文獻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