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9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梵相遺珍:巴蜀天龍八部造(圖)像研究
梵相遺珍:巴蜀天龍八部造(圖)像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梵相遺珍:巴蜀天龍八部造(圖)像研究

作者: 劉顯成,楊小晉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紮根巴蜀地區天龍八部造(圖)像微觀生態系統,對相關考古資料進行梳理與勘察,同時結合文獻研究,從圖像學角度探索巴蜀天龍八部的特徵及其演變過程。
 
作者對據此呈現的“天龍八部”現象進行歷史追溯和橫向對比,力圖深入辨識這些造(圖)像的尊格和意涵,以此檢視學術界慣常確立的有關天龍八部造(圖)像常識的正誤、缺陷等問題,進而在佛教文化系統中對其進行定位,為進一步展開相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者介紹

劉顯成,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繪畫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主持教育部青年社科專案、文化部藝術學專案等多項。在《文藝研究》《文藝爭鳴》等期刊發表文章四十餘篇,畫作多幅;參編、主編本專業教材兩部;出版專著《美術文化概論》《梵相遺珍——四川明代佛寺壁畫》等。
  
楊小晉,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與教學,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教育部一般社科專案一項、省級重點社科專案一項,作品多次參加省級、國*級展覽並發表在《美術觀察》《文藝研究》等專業核心雜誌。


目錄

第一章 佛教天龍八部及其造像的淵源/1
第一節 神話與宗教文本中的天龍八部/1
一、 古印度神話與宗教中的天龍八部溯源/1
二、 傳世佛經中天龍八部的存在樣態/5
第二節 佛教宇宙觀中的天龍八部/13
第三節 天龍八部的部系特徵/23
一、 天眾(devās)/23
二、 龍眾(nāgās)/28
三、 夜叉(yak?ās)與羅刹(raksasās)/30
四、 乾闥婆(gandharvās)/36
五、 迦樓羅(garu?ās)/41
六、 緊那羅(ki?narās)/44
七、 阿修羅(asurās)/50
八、 摩睺羅伽(mahoragās)/53
第四節 天龍八部藝術群像/55
一、 天龍八部造(圖)像的歷史追溯/56
二、 天龍八部造(圖)像系統的樣式/76
三、 天龍八部造(圖)像儀軌/80

第二章 成都以東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廣元、巴中、達州、綿陽、德陽、南充、廣安、遂寧/84
第一節 廣元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84
一、 廣元千佛崖的天龍八部造像/84
二、 廣元皇澤寺的天龍八部造像/93
三、 廣元旺蒼縣普濟鎮佛爺洞摩崖石刻1號龕的天龍八部(初唐·四身形制)/99
第二節 巴中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00
一、 巴中南龕的天龍八部造像/100
二、 巴中北龕的天龍八部造像/106
三、 巴中西龕的天龍八部造像/112
四、 巴中東龕龕的天龍八部造像(隋至初唐)/121
五、 巴中興文沙溪摩崖石刻第7龕的天龍八部(初唐,唐高宗前期·線刻)/121
六、 巴中水寧寺摩崖造像中的天龍八部/122
七、 巴中三江佛爺灣摩崖石刻龕的天龍八部(初唐)/125
八、 巴中恩陽佛爾崖摩崖石刻第3龕的天龍八部(隋至初唐)/125
九、 巴中麻石佛爾崖摩崖石刻第4龕的天龍八部(盛唐,開元二十八年)/125
十、 巴中通江縣的天龍八部/126
十一、 巴中市平昌縣的天龍八部/130
第三節 達州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32
一、 大竹縣明星村龕[MXC—1,盛唐前期(約684—779)]/132
二、 大竹縣烏橋龕[WQ—1,盛唐後期(約684—779)·六身形制]/134
三、 杜家灣龕[DJW—1,唐開元三年(715)·六身形制]/136
四、 宣漢縣浪洋寺第3龕[LYS—3,唐至德元載(756)·持蘆笙迦樓羅]/138
五、 宣漢縣浪洋寺2龕[LYS—12,唐至德元載—永泰元年前後(756—765前後)·摩竭魚神、持蘆笙迦樓羅]/141
第四節 綿陽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43
一、 梓潼臥龍山千佛崖天龍八部造像——已知唐代巴蜀人形天龍八部造像的早紀年/143
二、 綿陽碧水寺第20龕(唐貞觀年間)/146
三、 三台縣胡文寺第4龕(晚唐·摩竭魚神)/147
四、 涪城區吳家鎮佛祖岩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149
第五節 德陽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50
一、 德陽市中江縣蒼山鎮大旺寺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150
二、 中江縣黃鹿鎮願果寺唐代摩崖造像龕的天龍八部/152
第六節 南充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54
一、 營山縣太蓬山透明崖的天龍八部造像/154
二、 閬中地區天龍八部造像/159
三、 南充市轄三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65
四、 蓬安縣桐桷寨摩崖造像第2、7號龕的天龍八部(唐代)/171
五、 儀隴縣西寺灣摩崖造像第8龕的天龍八部(初唐)/172
第七節 廣安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73
一、 廣安縣沖相寺的天龍八部造像/173
二、 岳池縣東岩寺摩崖石刻的天龍八部(唐代·佛道合龕)/178
第八節 遂寧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79
一、 遂甯安居區摩崖石刻的天龍八部/179
二、 大英地區的天龍八部/184

第三章 成都以南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簡陽、資陽、眉山、樂山、內江、自貢、瀘州、宜賓/186
第一節 簡陽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86
一、 奎星閣摩崖造像第30窟的天龍八部(宋代·佛道合龕)/186
二、 簡陽瓦房溝(大林)唐代摩崖石刻第6號龕天龍八部殘像(中晚唐)/189
三、 簡陽董家埂鄉朝陽寺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190
四、 簡陽安樂鄉長嶺山摩崖造像第2號窟的天龍八部造像(中晚唐)/191
第二節 資陽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192
一、 安岳縣天龍八部造像/192
二、 樂至縣天龍八部造像/207
第三節 眉山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09
一、 丹棱縣天龍八部造像/210
二、 仁壽縣天龍八部造像/213
第四節 樂山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20
一、 夾江千佛岩摩崖造像中的天龍八部/221
二、 夾江牛仙寺摩崖造像225號龕中的天龍八部(晚唐,元和十五年)/233
第五節 內江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35
一、 資中重龍山摩崖造像中的天龍八部/235
二、 威遠老君山石刻的天龍八部/237
三、 內江市區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37
第六節 自貢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39
一、 榮縣窩棚灣龕(WPW—1,盛唐)/240
二、 榮縣二佛寺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40
三、 榮縣佛耳壩第4龕(FEB—4,中晚唐)/242
四、 榮縣小井溝造像中的天龍八部(中晚唐)/242
五、 貢井區貢井千佛崖5龕(GJQ—15,初唐)/243
六、 貢井區菩薩石第8龕(PSS—8,中晚唐)/243
第七節 瀘州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45
第八節 宜賓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247

第四章 成都及以西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蒲江、邛崍/248
第一節 蒲江縣天龍八部造像/249
一、 蒲江看燈山摩崖石刻6號龕的天龍八部(晚唐)/249
二、 蒲江雞公樹山摩崖石刻造像的天龍八部/250
三、 蒲江飛仙閣第9號龕的天龍八部(初唐·菩提瑞相龕)/252
四、 蒲江佛兒灣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53
五、 蒲江尖山寺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54
六、 蒲江白岩寺摩崖石刻寺後山崖上第5號龕的天龍八部(中晚唐)/255
七、 蒲江大佛寺造像的天龍八部/255
第二節 邛崍市天龍八部造像/256
一、 邛崍磐陀寺2號千佛龕的天龍八部(中晚唐·七尊部眾與千佛組合)/256
二、 邛崍花置寺摩崖造像8號龕的天龍八部(中唐·九尊與千佛組合)/257
三、 邛崍石筍山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58
四、 邛崍天宮寺摩崖石刻天龍八部/262
五、 邛崍鶴林寺摩崖石刻造像的天龍八部/265

第五章 重慶地區的天龍八部造像——合川、潼南、大足、忠縣/269
第一節 合川區摩崖石刻的天龍八部/269
一、 淶灘石刻東寨門山王與天龍八部造像合龕(晚唐至五代·道教龕的佛護法)/270
二、 龍多山摩崖石刻東下K19的天龍八部造像(晚唐至五代)/271
第二節 潼南區摩崖石刻的天龍八部/271
一、 潼南崇龕鎮薛家村千佛寺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71
二、 潼南崇龕鎮萬佛岩摩岩(南家灣摩崖)造像的天龍八部/273
三、 潼南新勝鎮五硐岩摩崖造像中的天龍八部/274
第三節 大足區石刻中的天龍八部造像/276
一、 大足石刻北山第51號龕的天龍八部(晚唐光化二年)/277
二、 寶頂山珠始山“佛與八護法神像”疑似八部眾(宋代)/278
三、 南山第6號佛道合龕疑似天龍八部(南宋後·佛道合龕)/278
四、 大足法華寺石窟號窟內的天龍八部像(盛中唐)/278
第四節 忠縣臨江岩第2龕的天龍八部(唐中期)/279

第六章 巴蜀天龍八部造像研究的幾個基礎性問題/281
第一節 巴蜀地區八部眾造像系統標準的確立/281
一、 類標準窟龕——常規天龍八部/282
二、 第二類標準窟龕——帶摩竭魚的組合/283
三、 第三類標準窟龕——佛道合龕/286
四、 巴蜀八部眾造像尊位數量分析/288
第二節 巴蜀地區八部眾的尊格特徵/288
第三節 巴蜀地區八部眾的地區風格和佈局差異/291
第四節 巴蜀地區天龍八部窟龕造像的時間問題/293
第五節 巴蜀地區天龍八部造像的盛行原因與價值/303
一、 巴蜀天龍八部造像的盛行原因/303
二、 巴蜀天龍八部造像的價值/305
後記/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