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
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

作者: 周贊
出版社: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109023
出版日期: 2015-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認為,理學是一套哲學,但主要是一套宗教哲學。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主要考察了有代表性的理學家——張載。

張載哲學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兩個,即天道與祭祀。哲學研究者往往更青睞張載的「天道」,卻忽視了他極其重視的「祭祀」。

《張載天人關系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認為,「天道」就是「祭祀」的哲學根據,而「祭祀」則是「天道」的物質基礎,只有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認清理學哲學的宗教本質。

周贊,上海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部講師。2013年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的宗教性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已出版《為天地立心說》(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理學家鬼神觀念說》(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正蒙>詮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等著作。


目錄

引言
一、相關情況
二、各章 概要
第一章 太虛與天——靈動的氣
一、太虛:氣之本體
1.1 太虛的來源及其批評與誤讀
1.2 氣、性與本源的統一
1.3 虛氣觀念與佛道的影響
1.4 太和、太極與太虛的關系
二、太虛與天、帝的關系
2.1 太虛即天
2.2 天、帝、性之統一
三、天的主宰與無為
3.1 至上之主宰:元氣與神性
3.2 無為之主宰:恰當的有為
3.3 張載天道自然觀的特點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天參——易學語境下的尊天思想
一、《參兩篇》首句句讀問題與參兩觀念
1.1 《參兩篇》首句分析
1.2 「參天兩地」的觀念
二、「一分為三」與「化三為一」
2.1 易學語境下天的構造
2.2 生生萬物的內在機制
三、「天參」的淵源與意義
3.1 天參說的歷史淵源
3.2 天參說指導下的宇宙論
四、「日月五星隨天左旋」論
4.1 左旋論的創造與爭鳴
4.2 左旋論的物理原則:地氣左旋
4.3 左旋論的倫理原則:尊天貴陽
五、天參說宇宙模式的缺陷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鬼神——服務於祭祀的義理化轉向
一、從「鬼神,二氣之良能」說起
1.1 「良能」的三層含義
1.2 義理化的鬼神觀念
二、祭祀鬼神與義理鬼神之統一
2.1 祭祀之鬼神的本意
2.2 與義理之鬼神的統一
三、物怪神奸之批判與信仰的祛昧化
3.1 「黜怪妄,辨鬼神」
3.2 崇尚占卜及其倫理意義
3.3 宿命論及其哲學化改造
3.4 新鬼神觀形成的社會文化根源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事天——《西銘》的神聖理想
一、乾坤、天地與上天
1.1 乾坤:天地生物之功用
1.2 一體兩面:乾坤即天地
1.3 諸儒對乾坤與天地之關系的理解
二、《西銘》本旨:事天如事親
2.1 事天如事親
2.2 孝子如何事天
三、事天理想之哲學基礎及其意義
3.1 事天理想的形上基礎:天人合一
3.2 諸儒對天人合一的反對與贊同
3.3 事天理想的淵源、語境、方式及目的
本章小結
《西銘》原文及白話文翻譯
第五章 禮教——本之自然的事神儀式
一、獨特的《西銘》宗法思想
1.1 《西銘》宗法思想的發現與問題
1.2 《西銘》與傳統的兩處矛盾
1.3 大君宗子說的用意
1.4 民胞物與不失儒家倫理
1.5 根植於大同理想的宗法思想
二、張載的其他宗法思想
2.1 對「支子不祭」傳統的革新
2.2 對宗子之妻喪禮傳統的革新
2.3 對宗子繼承宗廟問題的堅持與變革
三、張載的其他禮制思想
3.1 女戒與龍女祭祀之禮
3.2 對傳統或現行禮儀的針砭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天心——儒者成聖的第一追求
一、天地之心與天心
1.1 天地之心即天心
1.2 天心即上天之心、上帝之心
1.3 類似本原的天心
1.4 天心與民心、聖人之心
二、歷代天心概念的使用
2.1 漢唐時期的天心概念
2.2 張載前后的天心概念
三、「天無心」辨正
3.1 理之自然處乃無心
3.2 物物者與物無際故無心
四、為天地立心本義
4.1 張載的天地之心
4.2 學為聖人:立心之主體
4.3 修齊治平:立心之內容
4.4 神聖世俗:立心之本質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