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8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俞敏洪內部講話:關鍵時,俞敏洪說了什麽
俞敏洪內部講話:關鍵時,俞敏洪說了什麽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俞敏洪內部講話:關鍵時,俞敏洪說了什麽

作者: 賈丹丹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9.00
市场价格: RM42.97
本店售价: RM38.2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新東方是中國教育界的一朵奇葩,而俞敏洪則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個傳奇。面對新東方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人們對新東方、對俞敏洪不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本書深刻剖析了新東方發展過程中關鍵性的時間點,以及其精神領袖俞敏洪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創業,指引企業的成長,如何以一人引領創業團隊,因理想而實用,戰勝種種困難,成功應對企業所面臨的一次次危機。

在創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困難,如資金不足,人才亟缺,沒有市場等,縱觀商海風雲,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只有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會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永不言敗,不畏艱難」精神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更長久。

賈丹丹,江西師范大學哲學系畢業,圖書策划編輯。


目錄

前言1
第一篇 關鍵時刻之絕望與希望的較量——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5
第一章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5
絕望是大山,希望是石頭5
只要想做事,逆境就是你的常態(刪掉此節)8
像樹一樣活着,像樹一樣成長11
第二章 失敗促使我反彈得更高(章刪掉)15
我的成功只有一個,失敗有無數個(此節刪掉)15
成功必須練就三種忍受能力18
不要失去追求和跳躍之心(此節刪掉)21
第三章 堅守是源自內心的一種動力24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只蝸牛24
堅持不是因為堅強,而是別無選擇28
我們的目標是8848米31

第二篇 關鍵時刻之叢林生存的商業哲學——東方的精神,西方的規矩35
第四章 創業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35
新東方靠「一把刷子」起家35
免費也是一種重要的「武器」37
讓利,制勝的法寶40
第五章 瞄准市場:價值在先,財富在后44
要有非常敏銳的市場意識44
紅海也能變成獨特的藍海48
通過「四品」塑造企業品牌51
第六章 資本博弈的喜悅與哀愁55
新東方是被推着上市的55
我還能左右新東方的理想嗎58
我沒有被資本掌握命運61
盡量用資本市場的錢來做事情64
第七章 要不斷變革自己,更新自己68
企業的成長就像一個人的成長68
危機危機,有危險亦有機會71
新東方如何應對互聯網教育74

第三篇 關鍵時刻之管理,戴着腳鐐跳舞——管理是一種程序,領導是一門藝術79
第八章 管理就是心平氣和地做事情79
從「家族企業」到「現代公司」79
管理需要以他人為中心的寬容82
在利益和人情之間尋找平衡85
第九章 制定體系和制度,按規矩辦事89
規矩是炒出來的89
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像優秀的政治家93
新東方的管理必須走向職業化96
第十章 新東方的成功是用人的成功99
新東方的事業是人的事業99
用對一個人,撐起一片天103
新東方籠絡人心的激勵機制106

第四篇 關鍵時刻之好團隊成就大事業——新東方是一個充滿團隊精神的地方110
第十一章 憑我自己,新東方沒有今天110
一只土鱉帶領一群海龜奮斗110
我願意做串起珍珠的那條線114
我像劉備,用眼淚賺取同情117
第十二章 成功來自團隊而非個人121
培養出一批像我一樣的老師121
核心的技術團隊要「鎖住」124
必須告別「個人英雄主義」時代127
第十三章 企業歡迎有智慧、有能力的人130
創業團隊需要「孫悟空」式的員工130
只要是人才,新東方都歡迎134
陳向東推下去的能力比我強137

第五篇 關鍵時刻之文化引導戰略——我們要呼喚新東方價值體系的回歸141
第十四章 新東方到底應該堅持什麼141
始終把學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141
新東方永遠不做教育之外的事143
一切為學生服務,一切為員工着想147
第十五章 傳播新東方精神和思想150
把「關愛文化」作為新東方的核心150
新東方的課堂必須有效、快樂、勵志154
不符合新東方精神的人要排除出去158
第十六章 立足於價值與責任的守望161
新東方是一項創意產業161
我們要完成兩個社會責任164
新東方要引領中國教育走向優秀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