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煤制油技術基礎與應用研究
煤制油技術基礎與應用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煤制油技術基礎與應用研究

作者: 張德祥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88.00
市场价格: RM159.64
本店售价: RM142.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從煤制油的三條途徑出發,從原理、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歷程、工藝技術路線,關鍵設備,以及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控制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從固體煤制備液體燃料的方法,同時介紹了煤制油技術在國內外研發的狀況並進行了展望。


目錄

第1章 煤和石油的基礎知識
1.1煤的種類、主要特征與生成
1.1.1煤的種類與主要特征
1.1.2腐殖煤的種類與主要特征
1.1.3煤炭形成
1.2煤的岩相組成與性質
1.2.1宏觀煤岩組成
1.2.2煤的顯微組分
1.3煤的基本分析指標與分類
1.3.1煤的基本分析指標
1.3.2煤的分類
1.4煤的化學結構和若干性質
1.4.1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
1.4.2煤分子結構模型
1.4.3煤化學結構的基本概念
1.4.4煤的若干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
1.5石油基礎知識
1.5.1原油的組成
1.5.2原油的化學分類和評價

第2章 煤熱解制油技術
2.1煤炭熱分解
2.1.1煤在加熱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2.1.2煤熱解分類
2.1.3煙煤在不同溫度下熱解產物比較
2.1.4煤熱解產物的影響因素
2.2煤熱解在煤轉化中的重要性
2.2.1煤熱解在煤轉化過程中的理論指導意義
2.2.2煤熱解副產物
2.2.3熱解在煤結構與反應性關系研究中的應用
2.3煤熱解的化學反應和影響因素
2.3.1煤在熱解過程中的宏觀變化
2.3.2煤在熱解過程中的化學反應
2.3.3煤熱解的影響因素
2.4煤熱解過程自由基演變研究
2.4.1煤熱解過程自由基含量的變化
2.4.2煤熱解半焦中自由基濃度與析出物產率的關系
2.5煤熱解過程的動力學研究
2.5.1膠質體反應動力學
2.5.2脫揮發分動力學
2.5.3煤熱解動力學模型
2.6煤的熱解機理與模型
2.6.1熱解機理
2.6.2熱解模型
2.7熱解工藝
2.7.1國外典型工藝
2.7.2國內典型熱解工藝
2.8煤熱解研究的新進展和動向
2.8.1煤加氫熱解
2.8.2煤與其他物質的共熱解
2.9煤的熱解產物
2.9.1固體產物
2.9.2液體產物
2.9.3氣體產物

第3章 煤的直接液化技術
3.1煤直接液化技術沿革
3.1.1煤液化概述
3.1.2國外煤直接液化技術沿革
3.1.3國內煤直接液化技術開發概況
3.2煤直接液化化學
3.2.1煤加氫液化過程中的化學反應
3.2.2煤加氫液化的實驗研究方法
3.2.3煤加氫液化的反應歷程
3.2.4煤加氫液化反應動力學
3.2.5煤加氫液化的影響因素
3.3直接液化催化劑
3.3.1概述
3.3.2煤加氫液化催化劑種類
3.3.3催化劑在煤加氫液化中的作用機理
3.3.4影響催化劑活性的因素
3.3.5液化粗油提質加工催化劑
3.3.6催化劑生產
3.4煤直接加氫液化制油工藝
3.4.1煤加氫液化工廠工藝流程簡述
3.4.2煤直接催化加氫液化工藝
3.4.3煤加氫抽提液化工藝
3.4.4俄羅斯低壓加氫液化工藝流程
3.4.5油煤共處理(COP)工藝
3.4.6中國神華煤直接液化工藝
3.5煤直接液化工藝的若干工程問題和關鍵設備
3.5.1煤漿預熱器
3.5.2油煤漿流變特性的機理分析
3.5.3煤液化殘渣的流變性
3.5.4反應器
3.5.5高溫氣體分離器
3.5.6高壓低溫分離器
3.5.7高壓換熱器
3.5.8加氫設備的主要損傷形式
3.5.9催化劑
3.5.10液化殘渣分離和高效利用
3.5.11磨損與堵塞
3.5.12煤加氫液化的反應熱
3.5.13氫氣的溶解度
3.6煤直接液化制油的經濟性
3.6.1煤直接液化的經濟分析
3.6.2煤直接液化和原油加工項目的經濟性對比
3.6.3神華示范工程經濟測算

第4章 煤間接液化技術
4.1合成氣的生產
4.1.1煤氣化制合成氣
4.1.2由天然氣生產合成氣
4.1.3由焦爐氣和煉油廠干氣生產合成氣
4.1.4粗合成氣的凈化
4.2煤間接液化的歷史與現狀
4.2.1煤間接液化的歷史
4.2.2煤間接液化的現狀和技術發展
4.3F—T合成的原理
4.3.1F—T合成反應
4.3.2F—T合成反應的熱力學分析
4.3.3反應機理
4.3.4產物分布
4.3.5F—T合成動力學
4.3.6F—T合成的影響因素
4.4F—T合成催化劑
4.4.1催化劑的作用、特性及適用性
4.4.2F—T合成催化劑的組成和功能
4.4.3F—T合成催化劑的制備
4.4.4F—T合成催化劑的失活、中毒和再生
4.4.5新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
4.5F—T合成工藝與產品
4.5.1Sasol公司的有關情況
4.5.2合成工藝
4.6F—T合成工程化中的若干問題
4.6.1F—T催化合成反應器
4.6.2反應器床層溫度與熱傳遞
4.6.3中國F—T合成油示范裝置運行概況
4.7由CO和H2合成甲醇和低碳混合醇
4.7.1低碳醇的性質和用途
4.7.2低碳醇合成的化學原理
4.7.3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劑
4.7.4合成低碳醇的工藝
4.8MTG技術
4.8.1甲醇轉化為烴類的化學原理
4.8.2催化劑
4.8.3甲醇制汽油的工藝

第5章 煤基粗油的加工精制
5.1煤基粗油的基本特性
5.1.1煤熱解焦油的特性
5.1.2煤直接液化初級產品(液化粗油)的特性
5.1.3F—T合成粗油品產物分布及性質
5.1.4汽油和柴油指標
5.2煤基粗油的提質加工化學
5.2.1脫雜原子
5.2.2烴類的加氫反應
5.3煤基油的典型加工技術
5.3.1煤熱解焦油的加工
5.3.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提質加工工藝
5.4煤基粗油加工的新進展
5.4.1煤液化油提取酚類化合物
5.4.2中性組分分析與芳香烴分離
5.4.3多環芳香烴的催化加氫性能研究
5.4.4煤基合成柴油的性質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