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尋找心靈的故鄉--儒道佛三家學術旨趣論釋
尋找心靈的故鄉--儒道佛三家學術旨趣論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尋找心靈的故鄉--儒道佛三家學術旨趣論釋

作者: 馮達文
出版社: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108538
出版日期: 2015-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14.00
市场价格: RM74.43
本店售价: RM66.2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收集了個人多年來撰寫的三組文章,或許就可以說表述了對古聖賢不同理路、不同價值取向從不同角度予以認肯性評點的基本立場。

第一組探尋儒家的學術理路與學術旨趣。文章以「人世承擔」為儒家的基本價值取向。

從「世間日常情感」出發,這是儒學與別的學第二組探尋道家的學術理路與學術旨趣。

文章以「批判精神」揭明道家的基本價值立場。

這種批判精神實出於對社會與文化變遷的第三組探尋中國佛家的學術理路與學術旨趣。

文章以「化去我執」標識佛禪的價值指引。


目錄

尋找心靈的故鄉
——儒道佛三家學術旨趣論釋(代序)

儒家:入世承擔之價值取向
孔孟原創儒學的生命智慧
作為人文教養的早期儒學
——兼談先秦社會歷史演變中的貴族與平民
孟荀的人性論與先秦社會由貴族為主體向平民為主體的變遷
「曾點氣象」異說
重評漢唐儒學以宇宙論為形上依據的價值意識
又評漢唐儒家以宇宙論為形上依據的政治哲學
從朱子與陽明子兩家之《大學》疏解看中國的解釋學
《中庸》的不同解釋及其意義
——鄭、孔、呂、朱諸家注疏的比較研究
「情」的喚醒
——論白沙心學在儒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事」的本體論意義
——兼論泰州學的哲學涵蘊
個人·社群·自然
——為回歸古典儒學提供一個說法

道家:反省批判之理論建構
老庄道家的批判精神
道家哲學的本源一本體論
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古典解釋的兩個路向
——河上注與王弼注之比較研究
王弼哲學的本體論特征
郭象哲學的「有」范疇
庄子與郭象
——從《逍遙游》《齊物論》及郭注談起
早期道教的宇宙論及其價值
從《西銘》開顯的境界看道家對張載的影響

佛家:化去我執的心靈訴求
從「理性」到「覺性」
——論慧能禪學在中國佛學發展史上之價值
再論從「理性」到「覺性」
——中國佛學與宋明儒學的一個公共話題
王弼與僧肇
——玄學「貴無」論與佛學「中觀」論之比較研究
《大般泥洹經》的佛性論述略
——從松本史朗對如來藏思想的批判談起
禪宗諸家之「心性」說
——從初祖菩提達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馬祖道一之思想變遷
慧能禪學與嶺南文化
走出「自我」迷執,走向社會關懷
——簡論佛家以「無我」為教的理念及其現代意義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