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5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大道既隱:美術如何興起?
大道既隱:美術如何興起?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大道既隱:美術如何興起?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21706956
出版日期: 2019-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初,包含著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歌等內容的大美術觀念傳入中國。代表儒家文明的傳統繪畫每每伴隨著傳統主義的復興而繁榮發展,但其背後的一套理學修身系統已然不明確。只有將“畫”視作文化、學術之公器,重新審視中國畫修身的轉向,才能真切感受到深刻的“文化焦慮”。
 
因此,進入美術時代,面對中國畫時不禁有三問:1.美術的意義是什麼?2.中國畫是怎樣成為傳統與民族文化代言人的?3.現代寫生觀如何影響著中國畫?本書以三個章節,對這三個問題逐一進行了回應。


作者介紹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博士,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現任教於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論、數字 人文。代表作《中國現代“美術”觀念的形成與演變――1895-1924年的美術觀念》,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


目錄

總序 被理解和創造中的傳統
金觀濤/文
序 何為“三問”?為何“三問”?
史劼/文
編者序
施錫斌/文
壹問 何為“美術”?
20 世紀初“美術”與“藝術”的觀念更迭  彭卿/文
術語的生成:“文人畫”在近代日本的建構  李趙雪/文
中國當代“寫生”觀念的形成
史劼/文
貳問 中國畫如何改革與傳承?
黃賓虹:最後一位文人山水宗師
劉蘅/文
殊途:林風眠與徐悲鴻中國畫改革之歧見     朱正/文
新傳統主義背景下的《國畫月刊》
張婧雅、彭卿/文
革命路上:三四十年代中國畫中的平民意識    魏祥奇/文
1949年後中國畫的精神圖景及其影響                              
彭卿、劉蘅/文
中國“新文人畫”活動十年紀實
王少羽/文
 
三問 收藏與鑒定如何走向當代?
國寶的形成:漫談晚清民國至今書畫收藏的現代轉型            徐鶯/文
學科暢想:從賞鑒到鑒定學
林如/文
 
策劃人後記          鄭儒儒/文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