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歷史的季節:讀史當明勢
歷史的季節:讀史當明勢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歷史的季節:讀史當明勢

作者: 馮敏飛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聚焦中國14個長壽王朝,對其建國70年前後這一歷史節點作切片式分析,別開生面圖解王朝興盛衰亡之歷史軌跡。作者通過統計分析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樣本,證實70年是王朝的「天花板」,抑或是「喇叭口」。大部分王朝都過不了這道「天花板」,少部分通過「天花板」的王朝則一般會延續很長時間,但問題仍然層出不窮。轉身和改革是中國歷史永恆的話題,歷久彌新。

作者對歷史複雜性的冷峻思考、對中國古代政治興衰和傳統文化積弊的慎思與明辨才妙趣橫生而又發人深省,使我們在璣珠妙語和另闢蹊徑中感悟歷史的滄桑與魅力。孔子的籠子從1.0版到4.0版,強而無韌的秦王朝,隱士之多與少,武則天那無字碑該補何字?「婦人之仁」與「明主之仁」,皇帝被后儒越寵越壞了,史上的「貿易戰」等等,遍地金甌,蘊藉風流。






作者介紹

馮敏飛,福建泰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現居廈門。已出版長篇小說《鼠品》《紅豆項鏈》《兵部尚書佚事》《京城之戀—柳永回憶錄》,中篇小說集《孔子浪漫史》,散文集《人性·自然·歷史》。作者十多年來潛心於史,著重關注中國王朝的創世、盛世、危世與末世「歷史四季」,已出版歷史文化隨筆系列《中國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國12個王朝的最後10年》《危世圖存:中國歷史上的15次中興》。


目錄

序:歷史的天花板,抑或喇叭口(馬勇)
引言:讀史明勢

第一章西周:王道微缺
美國傳記作家歐文·斯通在《梵古傳》一書中評論:“藝術家的作品和他的私生活,就像正在分娩的婦女和她的嬰兒。你可以看她的孩子,但卻不可以掀起她的內衣去看她是否沾滿血汙。”王朝出生之狀,要麼是被遮掩的假相,要麼是不忍直視的真相,這些不看也可以想像。我們還是著重看他們是否及時“洗禮”,華麗轉身,不再製造新的血汙。
開國風光:儒家推崇的盛世
昭王南徵兵敗身亡
穆天子登基
穆天子伐犬戎
千古之歎:孔子的籠子1.0版

第二章東周:浴火中的文明軸心時代
有學者認為,歷史地看,春秋戰國時期戰事頻繁也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各諸侯國之間激烈的競爭“迫使各個國家不斷改革自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以應付多輪戰爭對國家資源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從而促進了當時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在思想文化領域,“周衰文弊,諸子爭鳴……思以其學易天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浴火中誕生的“文明軸心時代”。
植物人王朝:周王失控,諸侯紛爭
春秋三小霸
·鄭莊公:膽大包天射天子
·齊僖公:妹妹、兒女們更出名
·楚武王:個自立為王
和氏璧見證歷史
千古之歎:孔子的籠子2.0版
 
第三章西漢:內多欲而外飾以仁義
董仲舒特別賣力地推行“天人感應”的實踐活動。高祖廟及其陵寢偏殿相繼發生火災,董仲舒還抱病起草一份奏章《災異之記》,進一步闡釋說:朝政有失,上天會降災譴責;如不自省,會出怪異現象警告;如果還不悔改,上天會改變授命。這顯然是借火災說上天已經對漢武帝不滿。武帝震怒,董仲舒嚇壞了!這好比想把老虎關進籠子,結果自己差點被老虎吃掉!
開國風光:厚積薄發開創新紀元
“自己人”成了燙手山芋
“喪家狗”們揚眉吐氣
明顯的貨幣經濟時代
久有淩雲志
千古之歎:孔子的籠子3.0版

第四章東漢:光芒被西漢和北宋蓋住了
河內太守曹褒救災舉措得當,中規中矩,然而事後卻有人說他救災不力,被免職。無獨有偶。《孔子家語》卷二:子路在蒲地做縣令,率民眾修渠防災,給民工每人發一簞飯一瓢水。孔子聞訊,立即派子貢去勸阻,責備說:“你既然知道民眾在挨餓,為何不向國君報告,請他來發放救濟呢?你這樣私自救濟,就彰顯國君沒有美德了,還不快停止,會獲罪的!”用現代話來說,你子路、曹褒搶領導的鏡頭了。孔子真有“遠見”啊!
開國風光:沒有存在感的盛世
注重教化的朝代
以一敵國的孤膽英雄封侯
不乘勝追擊就要被斬
官員救災與國君救災之爭
盛世之終
千古之歎:娃娃皇帝為何層出不窮
 
第五章東晉:流亡驚魂未定
南遷的晉實質上是一個流亡,由一些在北方幸而沒有被殺,又幸而逃到江南的士大夫組成,統治一個他們根本不瞭解的世界。稍久之後,流亡變為殖民,土著人士在中沒有地位,且受到輕視。土著人士也用輕視來回報,稱呼流亡客人為“傖人”,意思是沒有教養的俗漢。主客互相仇恨,引起不斷的摩擦,甚至流血……
流亡:曲水流觴與新亭對泣
宮外無可用之官
宮內無可用接班人
娛樂至死
千古之歎:隱士之多與少
 
第六章北魏:血腥中的理性
“五胡”政權除了割據紛爭、不同程度上漢化之外,還要爭“中國”之正統。漢(前趙)開國皇帝匈奴人劉淵就公然說:“夫豈有常哉?大禹出自西戎,文王生於東夷,顧惟德所授耳。”他們居然也會“文鬥”了!會利用“天命靡常”的儒家理論,跟他們的前輩判若兩人。孝文帝拓跋宏明確北魏繼承的是晉,並問大臣:“你們希望朕遠追商、周呢,還是想讓朕連漢、晉都不如?”他們不認為自己只代表某一族,而直接以中華正統自居。
開國風光:與中原“零距離”
子貴母死
皇帝為被誣者擔保
不許“借外婆名義吃雞”
馮太后保駕護航
千古之歎:反思“漢化”與“胡化”
 
第七章唐:僭於上而治於下
孔子去見衛靈公夫人南子,因為南子“作風問題”名聲欠佳,子路有意見,孔子只得跺著腳發誓自己是清白的。《論語》記載,孔子曾罵衛靈公“無道”。可是《孔子家語》又載,魯哀公問晚年孔子:“當今天下,你看哪位國君賢?”孔子回答:“賢的我沒見過,比較賢的應該算衛靈公吧!”哀公大吃一驚:“聽說靈公夫婦不堪,還比較好?”孔子說:“臣語其朝廷行事,不論其私家之際也。”這就是說不以私生活否定政績。由此可見,孔子有挺開明的一面,並沒有將女人視為“禍水”。
開國風光:永遠的回憶
乾元殿改建明堂
殺人先堵住其口
自加尊號“聖母神皇”
李家人站出來說“不”
詩人勸阻戰爭
終圓女皇夢
千古之歎:武則天那無字碑該補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