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故都的秋

作者: 郁達夫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ISBN: 9787551818193
出版日期: 2018-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92.00
市场价格: RM34.52
本店售价: RM30.72
促销价: RM29.0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近百年前鬱達夫在《故都的秋》中為這北國之秋沉迷輾轉。
 
本書以這篇聲名遠播的文章為根基,收錄了《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懷魯迅》《志摩在回憶裡》等*廣為人知的經典散文名篇,同時精選了《歸航》《飲食男女在福州》《日本的文化生活》《回憶魯迅》等之前少見的作品編輯成書,共26篇。

作為一代人小學時聽過的民國文學家中的代表人物。鬱達夫就像你身邊那位熱心的學長、真誠的同事,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卻是敏感憂鬱。每篇散文,讀完*多不過十幾分鐘,卻如電影一般,呈現了鬱達夫自身從文學青年到真誠中年的一生……鬱達夫的散文沒有刻意的感時傷懷,也不渲染人生苦難,而是專注展現自身的細膩變化,文風真實,正是因為真實而瀟灑,所以盡顯可信。所有文學青年的心路歷程,人生軌跡,一百年前的鬱達夫早就以自身寫盡,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故都的秋》
1926年6月,鬱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1934年8月,鬱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
1923年夏季來京的沈從文曾寫信給鬱達夫等作家尋求幫助。幾位收到信的作家裡,小說家鬱達夫給了沈從文回應。這回應,是親自看望了沈從文,為他買了一頓飯,送下一條冬天不可缺少的圍巾,還有一篇表達無限激憤的文章。

《飲食男女在福州》
1936年鬱達夫應當時國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陳儀之邀出任福建省參議兼公報室主任,初次來到福州的鬱達夫,在這向來被認為開化較遲之地,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新氣象。

《回憶魯迅》
1936年魯迅病逝,兩年後,客居南洋的鬱達夫紀錄下與魯迅交往的點點滴滴,這些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魯迅,身為一個朋友的魯迅。



作者介紹

郁達夫
(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春風沉醉的晚上》《沉淪》《懷魯迅》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評價其為"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1913年,赴日留學,初學醫,後改學文科。
1921年,與郭沫若等日本留學生組創文學團體"創造社",同年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1945年,於蘇門答臘島被日本憲兵殺害,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主要作品集:
《故都的秋》《沉淪》《蔦蘿集》《文藝論集》《文學概說》《孤獨者的愁哀》
《在寒風裡》《達夫自選集》《屐痕處處》
《達夫日記集》《達夫散文集》


目錄

都的秋
飲食男女在福州
日本的文化生活
北平的四季
上海的茶樓
釣台的春晝
小春天氣
江南的冬景
蘇州煙雨記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
歸航
海上通信
還鄉記
打聽詩人的消息
零餘者
一個人在途上
懷魯迅
志摩在回憶裡
給沫若
送仿吾的行
北國的微音
揚州舊夢寄語堂
與悲鴻的再遇
劉海粟教授
敬悼許地山先生
回憶魯迅

編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