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 9787532778157
出版日期: 2018-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90.00
市场价格: RM70.11
本店售价: RM62.40
促销价: RM58.89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以及莊園主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新舊交替時期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的多彩圖景。
 
故事發生於十九世紀的聖彼德堡,女主角安娜與青年軍官渥倫斯基偶然邂逅,墜入情網,此事被丈夫卡列寧發現後,安娜要求離婚遭拒,被威脅將因此再也見不到她心愛的兒子。安娜遂與渥倫斯基私奔,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生活,但激情過後的冷淡厭倦使她不幸的命運遭受到了最後一擊。安娜日益思念愛子,她既無力抵抗上流社會的虛偽而冷酷的道德壓力,又不能完全脫離貴族社會,最後在矛盾與絕望中臥軌自殺。列文和吉提以愛情為基礎結為恩愛夫妻,但婚後生活並非完事遂心。列文對地主經濟的沒落感到痛心,力圖位址資本主義的發展,希望借地主和農民的合作來緩和階級矛盾,空想破滅後悲觀失望,最後皈依宗教才找到精神歸宿。


作者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于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裡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裡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