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4,5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伶史(外四種)
伶史(外四種)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伶史(外四種)

作者: 穆儒丐、張次溪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穆儒丐經歷曲折,是新近被發掘出的「故名人」,其所著《北京夢華錄》已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張次溪是我國有名的史學家、方志學家,一生著述等身,內容涉及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為研究老北京民俗文化提供了豐富資料。


穆儒丐、張次溪編撰的《伶史(外四種)(精)》共輯有五書,一名《伶史(靠前輯)》,一名《燕都名伶傳》,一名《異伶傳》,一名《北京梨園掌故長編》,一名《菊部叢譚》。這五部書,皆是晚清民國時期關於梨園,關於伶人藝事的著作,向來征引較多,也是談論、敘述及建構近代戲曲史的基本文獻。


穆儒丐(1884—1961),中國現代目前早期白話小說家之一和享譽一時的劇評家,原名穆都哩,后更名穆篤哩。穆都哩在滿語中的意思是「辰」,所以也稱為穆辰公,號穆六田,晚年取漢名寧裕之。19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1911年回國先后從事秘書、教師、報紙編輯等職業。1953年被聘為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大量小說、隨筆、戲曲評論和岔曲作品,但因其特殊的經歷,曾為日本侵略者辦《盛京時報》,被后人所忽略。其作品《伶史》、《福昭創業記》、《北京》、《梅蘭芳》等漸被關注並得以挖掘。張次溪(1909—1968),名涵銳、仲銳,字次溪,號江裁,別署肇演、燕歸來主人、張大都、張四都,東莞篁村水圍坊人。少時,隨父母在京生活。1923年考入世界語專門學校,不久入孔教大學,獲文學士學位。曾先后應聘為《丙寅雜志》編輯、北京《民國日報》副刊編輯。1928年冬赴天津,任職河北高等法院兼《民報》編輯。1929年,章太炎等組織國學會,張被舉為理事。陳均,文學博士,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教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出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空生岩畔花狼籍——京都聆曲錄》《也有空花來幻夢——京都聆曲錄Ⅱ》《花開闌珊到汝——京都聆曲錄Ⅲ》,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詩集《亮光集》,昆曲藝術家傳記《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等,編校有《京都昆曲往事》《蘇辛詞說》《梅蘭芳》《北京,1912》《北京夢華錄》《我的詩的故鄉》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