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
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

作者: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促销价: RM52.5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普惠金融旨在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務,從而解決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同時,普惠金融不是扶貧,也不是慈善,必須遵循市場化原則,在商業可持續原則基礎上,被服務者要承擔可負擔的成本。中國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領先一步,充分發揮了「成本低、速度快、覆蓋廣」的優勢,服務於小微企業、普通農戶和創業者。《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就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數字保險、網絡眾籌和互聯網財富管理等方面的發展現狀、發展優勢,以及發展中的問題、困難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數字普惠金融的監管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作者認為雖然目前中國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處於領先位置,但依然存在下列問題:(1)數字普惠金融還不夠「普惠」。除了互聯網支付,一些業務的可得性低,融資成本高。(2)一些從事數字普惠金融的公司既不擁有大數據,也不具備分析能力。(3)數字普惠金融已成金融風險高發區。(4)數字安全存在明顯隱患,個人信息隱私得不到保護。(5)缺乏一套覆蓋面廣、效率高的全國征信系統。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原為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螞蟻金服集團共同發起的研究機構,2015年10月經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會批准正式成立的研究機構,中心目前掛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心致力於開展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向社會提供權威的科研成果,為行業發提供理論指導,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參考。中心施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長由北京大學社科調查中心主任李強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教授擔任,上海新金融執行院長王海明、國發院教授黃卓、沈艷擔任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在常務理事會授權下負責中心學術管理工作。中心目前已有二十余名全職、兼職研究人員。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