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青少年科學素養文庫:物種起源
青少年科學素養文庫:物種起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青少年科學素養文庫:物種起源

作者: (英)達爾文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9.00
市场价格: RM42.97
本店售价: RM38.2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達爾文之前,世人無法解釋生命現象的起源,當時支配思想領域的觀念是,各種生物都是被造物主分別創造出來的。生物進化思想遠非達爾文首倡,甚至連達爾文的祖父都曾模糊地提到進化觀點,為什麼今人一致認為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呢?因為達爾文曾在世界各地考察了5年,積累了豐富的證據。

在《物種起源》中,通過對世界各地動物、植物和地質現象細致入微的描述和解釋,達爾文認為生命繁衍的規律完全可以用自然界自身的規律來解釋,不必也不應歸因於造物主的創造。

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比格爾號艦進行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觀察和采集。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划時代的著作,提出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


目錄

導讀

本版說明
第一章 家養狀態下的變異
家養變異及變異的原因
家養族的單起源和多起源
家鴿的品種
人工選擇及效果
無意識的選擇
對人工選擇有利和不利的情況
總結家養品種的起源
第二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個體差異
爭議形態
大屬中的物種類似於變種
第三章 生存斗爭
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的關系
生物的高速增殖與面臨的重大毀滅
動植物在生存斗爭中的復雜關系
同類相殘最激烈
第四章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
性選擇
自然選擇作用的例證
論雌雄交配
對自然選擇有利的條件
滅絕
性狀分異
生命演化簡圖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環境對變異的影響有限
「用進廢退」效應
風土馴化
相關生長律
異常發達的部位易變異
返祖和類似變異
第六章 學說的困難之處
學說的困難之處
論過渡變種的缺失或稀少
論具有特殊習性和構造的生物的起源與過渡
極其完美的復雜器官
看上去無關緊要的器官
第七章 本能
本能的形成與喪失
杜鵑的本能
蓄奴蟻的本能
蜜蜂築巢的本能
中性昆蟲
第八章 雜種的性質
首次雜交的難育性和雜種后代的難育性存在例外情況
支配首次雜交難育性和雜種難育性的法則
首次雜交難育性的原因和雜種難育性的原因
變種間雜交的可育性和它們的混種后代的可育性
雜種和混種除可育性之外的特征
第九章 論地質記錄的不完備
中間變種的性質
論時間的流逝
論古生物標本的貧乏
論整群近似種的突然出現
論近似物種群在最低已知化石層的突然出現
第十章 生物的地質演替
論新物種的產生方式
論滅絕
論生命形態在世界范圍內幾乎同時變化
論滅絕物種之間及滅絕物種與現生物種之間的類緣關系
論古代形態的發展狀態
第三紀末期同一地區相同類型的演替
根據地質記錄得出的結論
第十一章 地理分布
生物分布的重大事實及其原因
散布的方式
在冰期時的散布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續)
淡水生物的傳播
論海洋島上的生物
時間演替律和空間演替律的驚人相似性
第十三章 生物間彼此的類緣關系、形態學、胚胎學和殘跡器官
分類學與「自然系統」的本質
形態學
胚胎學
殘跡的、萎縮的或不發育的器官
同綱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
第十四章 重述和結論
自然選擇理論面臨的困難
對自然選擇理論有利的情況
導致人們普遍相信物種不變論的原因
自然選擇理論的前景
結束語
附錄一 英制單位與常用單位換算表
附錄二 達爾文生平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