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理想主義與現實改造:一項關於社會公益組織的個案研究與反思
理想主義與現實改造:一項關於社會公益組織的個案研究與反思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理想主義與現實改造:一項關於社會公益組織的個案研究與反思

作者: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嘉里郭氏基金脫貧模式課題組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4.00
市场价格: RM63.64
本店售价: RM56.6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討論了一個向中國貧困問題宣戰的社會公益組織,從其歷史演變、理念、組織結構、行為特徵出發,將其扶貧行為放置在中國鄉村建設運動及鄉村變遷的大歷史背景下來進行考察。從對該組織的研究中可獲得一些關於中國鄉村建設與發展、社會建設運動等等目前社會學界熱點問題的啟示。


作者介紹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嘉裡郭氏基金脫貧模式課題組”的成員,主要包括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楊善華、孫飛宇、郭金華等教授及其的研究生們。該團隊主要致力於研究中國農村的貧困與發展問題。


目錄

導 言/1
  一 基本背景/2
  二 研究方法: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10
第一章 中國近現代以來的鄉村建設運動概述/29
  一 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運動/29
  二 當代鄉村建設運動嘗試/39
第二章 何謂“貧困”——中國扶貧理念變遷/45
  一 改革開放至新世紀:從政治掛帥到經濟主導/46
  二 新世紀以來:扶貧工作的多元面向/55
  三 西方學界對中國扶貧理念的影響/59
第三章 中國公益組織參與扶貧實踐的特徵與規律/62
  一 中國社會公益組織的出現/62
  二 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扶貧實踐的基本領域/64
  三 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扶貧實踐的方式方法與典型模式/67
  四 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扶貧實踐的影響因素/72
第四章 郭氏基金會的發展史/76
  一 基金會整體發展史/76
  二 基地發展史:以湖南保靖基地為例/91
第五章 郭氏公益扶貧模式的理念主義、組織結構與行為模式/105
  一 總體性視野、前沿理念、文化深度與強烈的理念訴求/106
  二 基金會內部組織形式與基本特徵/109
第六章 多重背景下扶貧實踐的困難與挑戰/122
  一 組織內部之間的張力/123
  二 地方政府工作人員激勵問題/126
  三 基金會與村民的互動關係/126
  四 地方政府的扶貧行為/128
  五 專案制工作方式及其張力/132
  六 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133
第七章 郭氏基金會與社會公益組織的道德團結功能/134
  一 現代社會的神聖性問題:走向深度自我/135
  二 社會道德團結的可能性:以對基金會的分析為例/140
  三 有沒有深度自我?/152
參考文獻/153
附 錄/164
  中央統戰部門戶網站訪問彭定中先生文字稿/164
  彭定中先生訪談/180
後 記/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