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第二語言學習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第二語言學習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第二語言學習

作者: 王瑞明,楊靜,李利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36.00
市场价格: RM60.40
本店售价: RM53.76
促销价: RM50.7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心理學專家向世界講述第二語言學習的心理學,反映中國學者在該領域的重要貢獻。

《第二語言學習》圍繞第二語言學習這一學習者和研究者普遍關注的熱點,針對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第二語言學習的腦機制、第二語言學習中的雙語記憶表征、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詞匯和句法加工、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語言轉換、第二語言學習對個體認知發展的影響、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個體差異與教學策略、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過程與高效率推廣等八個核心問題,對各個領域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總結和梳理,並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本書是第二語言學習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在理論上可以進一步推動國內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在實踐上可以對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發和指導。

王瑞明,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主要關注語言認知與學習,已主持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0余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多次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和教學獎勵。

楊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及碩士生導師。主要關注第二語言學習及雙語者語言控制的認知神經機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李利,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心理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主要關注二語學習的認知機制以及漢語作為二語的教學模式。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8項,在國際國內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近40篇,出版專著2部。


目錄

1 引言
1.1 語言概述
1.1.1 語言的結構和表征
1.1.2 語言理解
1.1.3 語言產生
1.1.4 語言獲得
1.2 學習概述
1.2.1 學習的含義與類型
1.2.2 學習理論
1.2.3 學習的影響因素
1.3 第二語言學習概述
1.3.1 第二語言學習與母語習得
1.3.2 第二語言學習的一般理論模型
1.3.3 第二語言學習與雙語
1.3.4 第二語言學習研究的意義和關注的主要問題

2 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2.1 關鍵期概述
2.1.1 關鍵期的概念界定與生理機制
2.1.2 母語學習的關鍵期
2.1.3 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2.2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年齡效應
2.2.1 二語語音學習的年齡效應
2.2.2 二語句法學習的年齡效應
2.2.3 二語其他指標學習的年齡效應
2.2.4 二語學習年齡效應的研究總結及其他理論解釋
2.3 二語學習關鍵期假說的啟示
2.3.1 關鍵期假說對兒童二語學習的啟示
2.3.2 關鍵期假說對成人二語學習的啟示
2.3.3 關鍵期假說對二語教學的啟示

3 第二語言學習的腦機制
3.1 語言加工的一般腦機制
3.1.1 大腦的結構
3.1.2 腦功能學說
3.1.3 腦功能研究常用技術
3.1.4 語言的神經中樞
3.2 第二語言學習與大腦可塑性
3.2.1 腦的可塑性
3.2.2 第二語言學習引發大腦功能變化
3.2.3 第二語言學習引發大腦結構變化
3.3 雙語加工的腦機制
3.3.1 雙語表征的神經機制及影響因素
3.3.2 雙語者語言控制的腦機制

4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雙語記憶表征
4.1 雙語記憶表征概述
4.1.1 雙語記憶表征的內涵
4.1.2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主要內容
4.1.3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常用實驗任務和范式
4.2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發展歷程
4.2.1 雙語記憶表征的早期研究
4.2.2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發展
4.3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最新趨勢
4.3.1 運用新的研究范式探討雙語記憶的加工過程
4.3.2 關注兩種語言的結構差異對記憶表征的影響
4.3.3 關注早晚期雙語者的表征差異
4.3.4 基於「形態層」解釋同源詞和非同源詞表征
4.3.5 運用計算模型模擬雙語記憶表征
4.4 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分析與評價
4.4.1 基於發展歷程的分析與評價
4.4.2 基於研究范式的分析與評價

5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詞匯與句法加工
5.1 詞匯學習概述
5.1.1 詞匯學習及其測量方法
5.1.2 詞匯發展模型
5.1.3 詞匯學習的影響因素
5.2 第二語言的詞匯學習
5.2.1 第二語言詞匯學習的基本研究問題
5.2.2 第二語言詞匯學習的理論模型
5.2.3 第二語言詞匯學習的主要研究成果
5.2.4 第二語言詞匯學習中的教學策略
5.3 雙語詞匯加工
5.3.1 雙語詞匯的提取
5.3.2 雙語詞匯的識別
5.4 第二語言學習的句法加工
5.4.1 第二語言句法表征及其理論模型
5.4.2 雙語句法啟動
5.4.3 雙語句法加工的影響因素

6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語言轉換
6.1 語言轉換概述
6.1.1 語言轉換的定義
6.1.2 語言轉換的相關理論
6.2 語言轉換的實驗研究
6.2.1 語言轉換的行為實驗研究
6.2.2 語言轉換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6.3 同聲傳譯中的語言轉換
6.3.1 同聲傳譯概述
6.3.2 同聲傳譯的相關理論
6.3.3 同聲傳譯中的翻譯轉換過程
6.4 語言轉換的研究展望
6.4.1 深入探討不同語言在語言轉換中的激活
6.4.2 系統探討影響語言轉換的主要因素

7 第二語言學習對個體認知發展的影響
7.1 第二語言學習與認知控制
7.1.1 認知控制概述
7.1.2 認知控制測量的常用范式
7.1.3 第二語言學習對認知控制的影響
7.2 第二語言學習對個體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
7.2.1 第二語言學習對元語言意識的積極影響
7.2.2 第二語言學習對語言能力發展的消極影響
7.3 第二語言學習對個體非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
7.3.1 第二語言學習與思維
7.3.2 第二語言學習與心理理論
7.3.3 第二語言學習與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8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個體差異與教學策略
8.1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個體差異
8.1.1 語言能力傾向
8.1.2 性格
8.1.3 工作記憶
8.1.4 態度
8.1.5 動機
8.1.6 焦慮
8.1.7 認知方式
8.2 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
8.2.1 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概述
8.2.2 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
8.2.3 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因素
8.2.4 第二語言學習成功者的學習策略的選擇及使用
8.3 第二語言的教學策略
8.3.1 第二語言的教學策略的種類
8.3.2 高效雙語教育的教學理念

9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過程與高效率推廣
9.1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認知加工概述
9.1.1 漢語的獨特性
9.1.2 漢語作為二語的語音認知加工研究
9.1.3 漢語作為二語的漢字認知加工研究
9.1.4 漢語作為二語的詞匯認知加工研究
9.1.5 漢語作為二語的句子認知加工研究
9.2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
9.2.1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策略研究
9.2.2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動機研究
9.2.3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焦慮研究
9.3 漢語作為二語的高效率推廣
9.3.1 漢語作為二語的推廣現狀
9.3.2 漢語作為二語的高效率推廣的具體措施

后記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