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現代TCP/IP網絡詳解
現代TCP/IP網絡詳解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現代TCP/IP網絡詳解

作者: (美)WALTER GORALSKI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4.00
市场价格: RM106.79
本店售价: RM95.04
促销价: RM89.7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講解各種網絡協議如何在更大、更復雜的現代網絡中實際應用並不斷發展。

綜合運用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所有網絡新技術構建了一個復雜的網絡,通過使用服務器和路由器等設備,以一個網絡為例詳細解釋了TCP/IP協議如何運行。示例網絡與真實運轉網絡的配置是一致的,包括服務器、路由器和工作站, 其中每個對象都是來自於真實運行在網絡中的互聯實體。

Walter Goralski是Juniper Network的高級工程師和技術編輯,負責各種項目的文檔規范,其中包括組播的服務質量,以及Metro以太網。在網絡領域有40多年從業經驗。


目錄

第一部分網絡基礎
第1章協議和分層
1.1本書中的網絡
1.1.1網絡設備的遠程訪問
1.1.2傳輸文件到路由器
1.1.3命令行界面和圖形用戶界面
1.1.4Ethereal和數據包的捕獲
1.1.5第一次探索網絡
1.2協議
1.2.1標准和組織
1.2.2征求意見稿和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1.3互聯網的管理
1.4分層
1.4.1簡單組網
1.4.2協議分層
1.5TCP/IP協議族
1.5.1TCP/IP參考模型分層
1.5.2協議和接口
1.5.3封裝
1.6TCP/IP分層
1.6.1物理層
1.6.2數據鏈路層
1.6.3網絡層
1.6.4傳輸層
1.6.5應用層
1.6.6會話支持
1.6.7內部表示轉換
1.6.8TCP/IP中的應用程序
1.7TCP/IP協議族
1.8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章TCP/IP協議和設備
2.1網絡的協議棧
2.2分層、協議、端口和套接字
2.3TCP/IP協議棧
2.4客戶端服務器模型
2.5TCP/IP協議層和客戶端服務器
2.6IP層
2.7傳輸層
2.7.1傳輸控制協議
2.7.2用戶數據報協議
2.8應用層
2.9網橋、路由器和交換機
2.9.1局域網分段
2.9.2網橋
2.9.3路由器
2.9.4局域網交換機
2.9.5虛擬局域網
2.9.6VLAN幀標簽
2.10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3章網絡鏈路技術
3.1示例網絡的連接
3.1.1顯示以太網流量
3.1.2顯示SONET鏈路
3.1.3顯示DSL鏈路
3.1.4顯示無線鏈路
3.1.5幀和鏈路層
3.2數據鏈路層
3.3以太網的演進
3.3.1EthernetⅡ和IEEE 802.3幀
3.3.2MAC地址
3.4數字用戶線(DSL)的演進
3.4.1點到點協議(PPP)和數字用戶線(DSL)
3.4.2PPP成幀
3.4.3DSL封裝
3.4.4DSL構成
3.5同步光纖網絡(SONET)的演進
3.5.1網絡錯誤的說明
3.5.2基於SONET/SDH的分組封裝
3.6無線局域網和IEEE 802.11
3.6.1WiFi
3.6.2IEEE 802.11 MAC層協議
3.6.3IEEE 802.11幀
3.7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二部分核心協議
第4章IPv4和IPv6尋址
4.1IP尋址
4.2網絡/主機邊界
4.3IPv4地址
4.3.1IPv4私有地址
4.3.2理解IPv4地址
4.4IPv6地址
4.4.1IPv6地址的特征
4.4.2IPv6地址類型和表示方法
4.4.3IPv6地址前綴
4.5子網划分和超網划分
4.5.1IPv4中的子網划分
4.5.2子網划分基礎
4.5.3CIDR和VLSM
4.6IPv6尋址細節
4.6.1IP地址分配
4.7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5章地址解析協議
5.1ARP和局域網
5.2ARP報文
5.3ARP操作案例
5.4ARP的變種
5.4.1代理ARP協議
5.4.2反向地址解析協議
5.4.3廣域網的ARP協議
5.5ARP和IPv6
5.5.1鄰居發現協議
5.5.2ND地址解析
5.6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6章IPv4和IPv6頭部
6.1分組頭部和地址
6.2IPv4分組頭部
6.3分片和IPv4
6.3.1分片和最大傳輸單元
6.3.2分片和重組
6.3.3路徑MTU的確定
6.4一個分片的例子
6.4.1IPv4的局限
6.4.2IPv6頭部結構
6.5IPv4頭部和IPv6頭部的比較
6.5.1IPv6頭部改動
6.6IPv6和分片
6.7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7章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7.1ICMP和ping
7.2ICMP消息格式
7.2.1ICMP消息字段
7.2.2ICMP類型字段和代碼字段
7.3ICMP消息的發送
7.3.1必須發送ICMP的情況
7.3.2不能發送ICMP的情況
7.4ping
7.5traceroute
7.6路徑MTU
7.7ICMPv6
7.7.1基本的ICMPv6消息
7.7.2鄰居發現和自動配置
7.7.3路由和鄰居發現
7.7.4接口地址
7.7.5鄰居請求和宣告
7.8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8章路由
8.1路由器和路由表
8.2主機和路由表
8.3直接和間接交付
8.3.1路由選擇
8.3.2沒有路由的直接交付
8.3.3間接交付和路由器
8.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9章IP分組轉發
9.1路由器架構
9.1.1基本的路由架構
9.1.2另一種路由器架構
9.2路由器訪問
9.2.1控制台端口
9.2.2輔助端口
9.2.3網絡
9.3轉發表查找
9.4雙棧、隧道和IPv6
9.4.1雙協議棧
9.4.2隧道
9.5隧道機制
9.6為過渡所做的考慮
9.7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0章用戶數據報協議
10.1UDP端口和套接字
10.2UDP用來做什麼
10.3UDP包頭
10.4IPv4和IPv6的注意事項
10.5端口號
10.5.1熟知端口
10.5.2套接字
10.6UDP操作
10.7UDP溢出
10.8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1章傳輸控制協議
11.1TCP與連接
11.2TCP頭部
11.3TCP的機制
11.4連接和三次握手
11.4.1連接建立
11.4.2數據傳輸
11.4.3關閉連接
11.5流量控制
11.5.1TCP的窗口
11.5.2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11.6性能算法
11.7TCP和FTP
11.8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2章多路復用和套接字
12.1層和應用
12.2套接字接口
12.2.1套接字庫
12.2.2TCP流服務調用
12.3套接字接口:是好還是壞
12.3.1原始套接字的「威脅」
12.3.2套接字庫(不同操作系統)
12.4Windows套接字接口
12.4.1TCP/IP和Windows
12.4.2Windows的套接字
12.5基於Linux的套接字
12.6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三部分路由和路由協議
第13章路由和對等節點
13.1網絡層路由和交換
13.2面向連接的和無連接的網絡
13.2.1服務質量
13.3主機路由表
13.3.1路由表和FreeBSD
13.3.2路由表和RedHat Linux
13.3.3路由和Windows XP
13.4互聯網和自治域系統
13.5當今的互聯網
13.6路由策略的作用
13.7對等節點
13.8選擇一個對等節點
13.9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4章內部網關協議:RIP,OSPF和IS—IS
14.1內部路由協議
14.23個主要的IGP
14.3路由信息協議
14.3.1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14.3.2鏈路斷開
14.3.3距離向量的問題
14.3.4RIPv1
14.3.5RIPv2
14.3.6為IPv6設計的RIPng
14.4關於IGRP和EIGRP的介紹
14.4.1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14.4.2鏈路狀態與最短路徑
14.4.3OSPF可以做什麼
14.4.4OSPF路由器類型及區域
14.4.5OSPF指定路由器和備份指定路由器
14.4.6OSPF數據報文
14.4.7用於IPv6的OSPFv3
14.5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
14.5.1IS—IS的吸引力
14.5.2IS—IS與OSPF
14.5.3OSPF與IS—IS的相似之處
14.5.4OSPF與IS—IS的區別
14.5.5用於IPv6的IS—IS
14.6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5章邊界網關協議
15.1BGP作為路由協議
15.1.1配置BGP
15.1.2路由策略的能力
15.2BGP與互聯網
15.2.1EGP與早期互聯網
15.2.2BGP的產生
15.3BGP作為一種路徑向量協議
15.4IBGP與EBGP
15.4.1IGP下一跳與BGP下一跳
15.4.2BGP與內部網關協議
15.5其他BGP協議
15.6BGP屬性
15.7BGP與路由策略
15.7.1BGP擴張
15.8BGP消息類型
15.9BGP消息格式
15.9.1打開消息
15.9.2更新消息
15.9.3通知消息
15.10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6章組播
16.1初識IPv4組播傳輸協議
16.2組播術語
16.3密集型組播和稀疏型組播
16.4關於組播的一些特殊標記
16.5組播概念
16.5.1逆向路徑轉發
16.5.2RPF表
16.5.3填充RPF表
16.5.4最短路徑樹
16.5.5匯聚點和匯聚點共享樹
16.6組播協議
16.6.1組播主機和路由器
16.6.2組播組成員協議
16.6.3組播路由協議
16.6.4任意源組播和SSM
16.6.5組播源發現協議
16.6.6幀和組播
16.6.7IPv4組播地址
16.6.8IPv6組播地址
16.6.9PIM?SM
16.6.10資源預留協議和PGM
16.6.11組播路由協議
16.6.12IPv6組播
16.7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7章MPLS和IP交換
17.1融合什麼
17.1.1快速分組交換
17.1.2幀中繼
17.1.3異步傳輸模式
17.1.4為什麼還是走到了TCP/IP的局面
17.2MPLS
17.2.1MPLS術語
17.2.2信令和MPLS
17.2.3標簽棧
17.2.4MPLS和VPN
17.2.5MPLS表
17.3用靜態LSP配置MPLS
17.3.1入口路由器
17.3.2轉接路由器
17.3.3出口路由器
17.3.4traceroute和LSP
17.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三部分應用層
第18章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18.1DHCP和地址分配
18.1.1DHCP服務器配置
18.1.2路由器中繼代理配置
18.1.3在LAN2上獲取地址
18.1.4在網絡上使用DHCP
18.2BOOTP
18.2.1BOOTP的實現
18.2.2BOOTP消息
18.2.3BOOTP中繼代理
18.2.4BOOTP「廠商特定區」選項
18.3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18.3.1TFTP消息
18.3.2TFTP下載
18.3.3DHCP
18.3.4DHCP操作
18.3.5DHCP消息類型選項
18.4DHCP和路由器
18.4.1DHCPv6
18.4.2DHCPv6和路由宣告
18.4.3DHCPv6操作
18.5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19章域名系統
19.1DNS基礎
19.1.1DNS體系結構
19.1.2根域名服務器
19.1.3根服務器的操作
19.1.4根服務器詳情
19.2理論上的DNS:域名服務器、數據庫、解析器
19.2.1增加一個新的主機
19.2.2遞歸和迭代請求
19.2.3委派及查詢
19.2.4膠水記錄
19.3實踐中的DNS:資源記錄和消息格式
19.3.1DNS消息頭
19.3.2DNSSec
19.3.3DNS工具:nslookup、dig和host
19.4DNS實例
19.5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0章文件傳輸協議
20.1綜述
20.1.1PORT和PASV
20.2FTP和GUIS
20.2.1FTP基礎
20.2.2FTP命令與應答碼
20.2.3FTP數據傳輸
20.2.4被動模式和端口
20.2.5文件傳輸類型
20.2.6FTP出錯
20.3FTP命令
20.3.1變種技術
20.3.2關於NFS
20.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1章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和郵件
21.1電子郵件的架構
21.1.1如今的郵件發送
21.1.2電子郵件的演進簡史
21.1.3SMTP認證
21.1.4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21.2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展
21.2.1MIME媒體類型
21.2.2MIME編碼
21.2.3MIME消息的樣例
21.3使用POP3訪問電子郵件
21.4電子郵件及其頭部
21.5家庭辦公室的郵件
21.6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2章超文本傳輸協議
22.1HTTP的實現
22.1.1統一資源
22.1.2URI(統一資源標識符)
22.1.3URL(統一資源定位符)
22.1.4URN(統一資源名稱)
22.2HTTP
22.2.1HTTP的演進
22.2.2HTTP模型
22.2.3HTTP消息
22.3TRAILERS和動態Web頁面
22.3.1HTTP請求和應答
22.3.2HTTP方法
22.3.3HTTP狀態碼
22.3.4HTTP頭部
22.3.5一般頭部
22.3.6請求頭部
22.3.7應答頭部
22.3.8實體頭部
22.3.9cookie
22.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3章安全套接字與SSL
23.1SSL與網站
23.1.1安全鎖
23.1.2安全套接字層
23.2隱私性、完整性以及認證
23.2.1隱私性
23.2.2完整性
23.2.3認證
23.3公鑰加密
23.3.1在客戶端用便攜式計算器加密
23.3.2例子
23.3.3用便攜式計算器在服務器上解碼
23.4公鑰與對稱加密
23.5SSL協議
23.5.1SSL協議棧
23.5.2SSL會話建立
23.5.3SSL數據傳輸
23.5.4SSL實現
23.5.5SSL的不足與爭議
23.5.6TLS1.1的注意事項
23.5.7SSL與證書
23.6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五部分網絡管理
第24章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24.1SNMP功能
24.2SNMP模型
24.2.1MIB庫和SMI
24.2.2SMI
24.2.3MIB
24.2.4RMON
24.2.5私有MIB
24.3SNMP操作
24.3.1SNMPv2增強
24.3.2SNMPv3
24.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六部分安全
第25章Secure Shell(遠程訪問)
25.1使用SSH
25.1.1SSH基礎
25.1.2SSH功能
25.1.3SSH架構
25.1.4SSH密鑰
25.1.5SSH協議的操作
25.1.6傳輸層協議
25.1.7認證協議
25.1.8連接協議
25.1.9文件傳輸協議
25.2SSH的使用
25.3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6章基於MPLS的虛擬專用網
26.1PPTP的隱私性
26.1.1VPN的種類
26.1.2安全性和VPN
26.1.3VPN和協議
26.1.4PPTP協議
26.1.5L2TP協議
26.1.6PPTP和L2TP的對比
26.2基於MPLS的VPN的類型
26.2.1三層VPN(L3VPN)
26.2.2二層VPN(L2VPN)
26.3VPLS:基於MPLS的L2VPN
26.3.1每個路由器的VPLS配置
26.4配置真的起作用嗎
26.5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7章網絡地址轉換
27.1使用NAT
27.1.1NAT的優點和缺點
27.1.24種類型的NAT
27.2實施NAT
27.3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8章防火牆
28.1防火牆的工作
28.1.1一種路由器數據包過濾器
28.1.2路由器上的狀態檢測
28.2防火牆的類型
28.2.1數據包過濾
28.2.2應用代理
28.2.3狀態檢測
28.2.4DMZ
28.3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29章IP安全
29.1IPSec的使用
29.1.1CE0
29.1.2CE6
29.2IPSec簡介
29.2.1IPSec的RFC
29.2.2IPSec的實現
29.2.3IPSec傳輸與隧道模式
29.3安全關聯及其他
29.3.1安全策略
29.3.2認證頭部
29.3.3封裝安全載荷
29.3.4互聯網密鑰交換
29.4留給讀者的問題
第七部分媒體
第30章IP語音
30.1VoIP的使用
30.1.1VoIP的優勢
30.1.2什麼是「語音」
30.1.3時延問題
30.1.4語音分組化
30.2VoIP協議
30.2.1VoIP傳輸的RTP協議
30.2.2信令
30.2.3H.323國際標准
30.2.4SIP協議,互聯網標准
30.2.5MGCP以及Megaco/H.248
30.3多種技術的融合
30.4留給讀者的問題
縮略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