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89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要素市場扭曲下的中國內需問題研究
要素市場扭曲下的中國內需問題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要素市場扭曲下的中國內需問題研究

作者: 李廣泳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16170236
出版日期: 2015-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多年來受內需不足困擾,始終未能擺脫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發展到今天,不僅使我們感受到經濟依賴外需的危險,而且使我們感受到啟動不了內需,經濟就會面臨大幅下滑的風險,進一步加大了經濟轉型的難度。

李廣泳著作的《要素市場扭曲下的中國內需問題研究》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以國際比較的視野研究了中國內需不足的問題。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通過測算,揭示了中國核心生產要素資本和勞動價格的扭曲現象,結合對中國居民收入來源和勞動收入份額的國際比較,並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研究了生產要素價格扭曲的原因,最終解釋了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抑制居民消費的原因。在二次分配中,通過國際比較實證研究了我國的公共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特別是教育、醫療、社保等具有公共產品屬性的公共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並從公共支出的規模結構和效率三個方面分析了公共支出問題存在的原因,最終解釋了國民收入二次分配抑制居民消費的原因。

最后,根據研究結論,指出了宏觀經濟管理方式應從過去的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轉變,具體地,分別從決定初次分配的金融方面和決定二次分配的財政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選題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選題意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工具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工具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一 研究思路
二 篇章結構
第五節 創新之處
第二章 制約消費的關鍵因素分析
第一節 消費率的國際比較
第二節 傳統消費理論與現代消費理論
一 傳統消費理論
二 現代消費理論
第三節 中國內需不足的相關研究
一 從勞動收入份額展開的研究
二 從儲蓄需求展開的研究
三 從流動性約束展開的研究
第三章 初次分配階段勞動收入決定居民消費
第一節 中國居民收人狀況和勞動收人份額的國際比較
一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額及收入結構
二 勞動收入份額的國際比較
第二節 勞資分配的理論模型
一 中國居民消費對收入和利率的敏感性檢驗
二 勞動收入份額對消費率的影響
第四章 中國居民消費不足的根源——要素市場扭曲
第一節 要素市場扭曲與內需的作用機制
一 要素分配理論模型
二 中國要素市場扭曲的判定
三 要素市場扭曲影響居民消費的機理
第二節 要素市場扭曲影響消費的實證模型、變量與數據
一 計量模型設定與變量說明
二 數據來源與處理說明
第三節 要素市場扭曲對內需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 要素市場扭曲對內需影響的基准回歸
二 不同區域要素市場扭曲對內需的影響
三 解釋變量的內生性處理與估計的穩健性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資本扭曲勞動抑制了消費——基於國內信貸的解釋
第一節 信貸融資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一 直接影響主要集中在消費信貸融資方面
二 間接影響主要通過勞動報酬和收入差距影響消費
第二節 信貸約束對勞動收人份額影響的理論模型
第三節 信貸資金分配對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 面板實證模型設定
二 信貸資金分配市場化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資本扭曲勞動——基於FDI的解釋
第一節 FDI對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文獻綜述
第二節 FDI對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機理
一 資本流動影響勞動收入份額的理論模型
二 FDI影響勞動收入份額的途徑
第三節 FDI影響勞動收入份額的實證分析
一 數據來源與變量解釋
二 時間序列數據的單位根檢驗
三 模型估計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二次分配階段公共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第一節 公共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一個文獻綜述
第二節 公共支出替代效應的理論模型
第三節 公共支出替代效應實證檢驗
一 數據來源與變量說明
二 計量方法說明
三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公共支出對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
一 數據來源與變量解釋
二 時間序列數據的單位根檢驗
三 基於線性模型的估計
四 基於狀態空間模型的估計結果
第五節 勞動收入、公共支出對消費的沖擊模擬
一 勞動收入、公共支出和消費之間的協整關系
二 VAR模型的穩定性檢驗
三 消費對勞動收入份額和公共支出的脈沖響應
四 居民消費率的方差分解
五 對消費率和勞動收入份額的預測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公共支出規模、結構和效率的比較
第一節 公共支出規模比較
第二節 公共支出結構比較
一 醫療衛生費用支出個人負擔比例的國際比較
二 教育支出個人負擔比例的國際比較
三 養老支出個人負擔比例的國際比較
四 國家對農業支持比例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 公共支出效率比較
一 公共支出效率測算方法
二 公共支出效率評價的文獻綜述
三 公共支出效率的國際比較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主要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 主要研究結論
一 居民消費對收入和利率的敏感性
二 勞動收入份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三 中國要素市場扭曲對消費的影響
四 資本扭曲勞動抑制了消費
五 公共支出對消費的影響
六 公共支出對消費的替代原因
第二節 政策建議
一 金融政策建議
二 財政政策建議
第三節 研究展望
附錄一 世界各國消費率數據(1950—2009年)
附錄二 中國和發達國家勞動收入份額數據(1950—2011年)
附錄三 中國各省信貸資金分配市場化指數數據(1997—2009年)
附錄四
附錄五 各國財政支出占GDP比重
附錄六 中國居民消費對收入和利率的敏感性檢驗相關數據
附錄七 公共支出擠出效應數據
附錄八 中國各省份人均各類公共支出比較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