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89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
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

作者: 鄭永年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55970
出版日期: 2016-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70.00
市场价格: RM48.54
本店售价: RM43.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十八大繪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兩年多的時間里,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再低一些;運動式反腐,不斷揪出大老虎,如何制度化,從而預防和遏制腐敗,避免「亡黨亡國「?

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風險?「一帶一路」這個新戰略的經濟邏輯是什麽,怎麽有助於中國崛起?

中國如何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美國重返亞洲,是在孤立中國嗎?

改革和發展的頂層設計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執行或執行不到位,停留在紙上文件,只會導致更多的麻煩。

政府每年有什麽改革新進展,有什麽新的舉措要完善,將成為未來幾年觀察中國的焦點。

中國未來三十年的走向,取決於如何面對新常態這一階段的關鍵問題以及采取的行動。

在這些新秩序、新挑戰、新矛盾的面前,我們該如何面對並積聚新的力量,從而更從容地面對變化的世界?本書就是試圖通過分析和回答這些新挑戰、新矛盾、新力量出現的原因、目前的情勢,以及應對的策略,對我們無法確定的未來給予更多的指導。

鄭永年,1962年出生,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共同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國政策叢書」(China Policy Series)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 「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

歷任中國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後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 2005)研究基金的資助。

其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主要興趣或研究領域為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東亞國際和地區安全;中國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國家轉型和社會正義;技術變革與政治轉型;社會運動與民主化;比較中央地方關系;中國政治。


目錄

序 行動與中國的命運

第一章 新常態下如何推進改革
黨的十八大三周年再評價
新常態下如何推進改革
防止「新常態」變成「非常態」
一個自由放任改革時代的終結?
中國會按照自己的邏輯走下去

第二章 改革的風險與挑戰
中國的新經濟政策及其風險
中國不改革的政治風險
中國不改革的社會風險
中國經濟改革的風險
中國意識形態的回歸及其影響
中國民粹性民族主義的危害

第三章 反腐敗運動如何深化
中國反腐敗運動如何深化
運動式反腐為制度建設創造條件
反腐敗與中國第二次政治革命
中國反腐敗運動揭示什麽?
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
腐敗與中國的歷史周期律
反腐制度設計不能理想化

第四章 政府治理的關鍵問題
中國重返法治國家建設
法治與中國「空轉政府」的治理
中國如何避免「官員不作為」現象
不能有官場新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
中國政治中的「群眾路線」
開放、競爭和參與:實踐邏輯中的中國政治模式
集權為了改革,改革需要分權

第五章 「一帶一路」與中國的崛起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中國絲綢之路的政策工具
中國實施絲綢之路的優勢
絲綢之路與中國的可持續崛起
絲綢之路與全球經濟再平衡
「絲綢之路」與中國的「時代精神」
中國重返絲綢之路的幾個重大問題
新絲綢之路:做什麽、怎麽做?

第六章 中國崛起已不可避免
中國外部崛起不可扭轉
地緣政治變遷和政治秩序重塑
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與陸地地緣政治
反思中國多邊主義外交

第七章 中國的大外交時代
中國要避免輕信或者恐懼西方
中國如何建設性地「平衡」美國力量?
美國的「日本困境」
中國要和印度確立一種什麽樣的關系?
中國與東北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