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文明的雙相:災害與歷史的纏繞
文明的雙相:災害與歷史的纏繞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文明的雙相:災害與歷史的纏繞

作者: 夏明方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59828422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從災害史與生態史的角度進行切入,分為六個專題對災害與歷史纏繞的“另一個中國”進行闡述。主要圍繞的話題有:災害作為不確定性因素在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影響;歷史上的重大自然災害與歷史記憶;神州大地、山水之間的生態環境變遷;歷代王朝的救災制度與慈善事業;作為歷史借鑒的災害史與生態史;等等。

作者從事件及區域入手,如1942年河南大饑荒、1976年唐山大地震、1931年和1998年武漢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2020年在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以新的視野分析中國歷史上的自然災害與生態環境變遷,以此透視中國歷史與社會的發展,並在新冠疫情之下,對文明的“雙相”,以及後新冠時代的人類發展提出歷史學者的思考。


作者介紹

夏明方

1964年生,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及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民大學生態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災荒史、環境史、生態史與社會經濟史。著有《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近世棘途:生態變遷中的中國現代化進程》等。


目錄

前言 文明的“雙相”

專題一 把不確定性帶入歷史
自然災害與近代中國
荊棘中的穿行:現代進程的生態視角
“旱魃為虐”:中國歷史上的旱災及其成因
“賣一口,救十口”:關於婦女買賣的比較研究
“水旱蝗湯,河南四荒”:歷史上農民反抗行為的饑荒動力學分析
家庭的解體與重生:歷史視野下的唐山大地震

專題二 抹不掉的印記
“在目前的近代史教科書中,對於災難的記憶被遺忘了”
從《一九四二》說起:文史資料與中國災荒史研究
文史資料:一扇透視災害歷史的記憶之窗
災難記憶與政治話語的變遷:以文史資料中的災害記述為中心

專題三 山水之間
長江流域洪水災害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環境史視野下的近代華北農村市場
自然與文化的雙重變奏
江淮之間:區域災害史研究的新征程
從“自然之河”走向“政治之河”
新時代的“山海經”

專題四 救荒活民
古今救災制度的差距與變遷
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慈善
大荒政:中國救荒史的新篇章

專題五 現實的歷史之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災荒史研究得來的啟示
禍福相倚:淺談災害後果的利害雙重性
一根籬笆三根樁:從北京電網到“陽光經濟”
生態學視野下的“非典”問題
和而不同:多元比較中的中國災害話語及其變遷

專題六 與災害同行
李文海:為哀鴻立命
有效地耕耘這一片園地
時代呼喚更成熟的中國災荒史學
塵暴與環境史
生態史:歷史的生態學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