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9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歌德
歌德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歌德

作者: 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 2019-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近代史中沒有哪位作家能同他一樣,生平資料如此豐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觀點、假設及解釋所遮蓋。此人的生命弧線從輕快的洛可哥時代劃向清醒的鐵路時代,同樣,也沒人像他那樣敏感,以沉思的方式記錄了現代的啟動。後人曾將一個完整的時代名稱歸於他——歌德時代。

在這部創作鼎盛時期的傳記作品中,薩弗蘭斯基僅僅依靠一手資料和作品、信件、談話以及同時代人的記錄接近這位元文化巨匠,一幅生動自然的肖像由此產生。歌德也許是最後的廣博天才,我們將在閱讀中成為他的時代同人。
 
 


作者介紹

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1945年生,曾學習日爾曼學、哲學、歷史和藝術史。1984年以關於霍夫曼的作品建立起自己作為傳記作家的地位,其後又出版了關於海德格爾、尼采和席勒之生平和思想、關於歌德和席勒之友誼的書。與此同時,作家還推出關於真理、惡以及全球化之可行性的書。薩弗蘭斯基文字優美、才華橫溢,能夠將大量史料和獨特觀點圓融地浸潤於通俗的講述之中。這位元多次獲獎的哲學家和作家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九種語言。
 


目錄

上 冊
 
序 言
代譯序 歌德如何鑄就生命傑作
第一章
有令人欣慰之結果的難產。家庭紐帶。在學究和快活天性之間。妹妹。自由的直轄市之子。寫作訓練。詩句鍛造者和初次的格蕾琴醜聞。被動搖的自信。記錄緊急事件。從普通的物件中贏得一種詩意的特點。
第二章
萊比錫。奢侈生活。昨日的偉大人物。卡辛的歷史。為一篇書信體小說的預習。貝裡施。治療虛榮的藥方:《戀愛者的情緒》。實際的藝術練習。德累斯頓。消失在圖像中。崩潰。
第三章
來自萊比錫的回聲。《同謀》。疾病。通向宗教之路。嘗試虔誠。兩位良師:朗格爾和蘇珊娜?封?克勒滕貝格。缺少原罪意識。虔誠的魔術師。病房成為實驗室。尋找化學的啟示。
第四章
虔誠和淡忘卡辛。斯特拉斯堡。興高采烈。當地的精神。大教堂作為勇氣測驗。《論德國的建築藝術》。薩爾茨曼。賴爾澤。與赫爾德的持續相遇。新價值:生命,創造力,個性,表達。與赫爾德玩牌。
第五章
榮格-施蒂林。概覽或者靈機。喚醒和創造的心理學。弗裡德麗克和塞森海姆的愛情小說。不去巴黎。莎士比亞演講。減價的博士。斯特拉斯堡的結束。
第六章
律師。律師的法律論爭,作為寫作《葛茨》的練習和前奏。葛茨作為西部英雄。武力自衛權。獨立人反對現代。為了妹妹的緣故堅持工作。作家作為自助者。最初的反應。
第七章
歌德的生活風格:忙碌的懶惰。非專業的創作。約翰?格奧爾格?施洛瑟。兒童謀殺審判和《浮士德》中的格蕾琴悲劇。約翰?海因裡希?默爾克。在達姆施塔特與感傷主義者在一起。漫遊者。評論家。歌德的早期美學。在韋茨拉爾的夏日之愛。
第八章
青年歌德的一幅肖像。與凱斯特納一家的通信。耶路撒冷的自殺。《葛茨》出版。秘密指點成為開導。興高采烈。普羅米修士。詩人,或者先知?穆罕默德。反對偽善先知的譏諷的戰役。
第九章
“自己的生命使用詩。”通向《維特》的道路。哪類狂飆?厭惡生命。維特的愛和想像力的命運。倘若說我們缺少自己,我們實際上缺少什麼?維特的影響。
第十章
科爾內利婭的不幸。《克拉維戈》,不忠誠者。拉法特爾和巴澤多。“右邊先知,左邊先知/中間俗人。”夏日的萊茵河之旅。慶祝友誼。弗裡德里希?海因裡希?雅各比。去魏瑪的邀請。麗莉和奧古絲特,一個情愛的遊戲房。兩種速度。瑞士之旅。魏瑪,幾乎是一次逃亡。
階段觀察:難以忍受的輕率
第十一章
宮廷的錯綜複雜。與維蘭德的醜聞。第一次接近夏洛特?封?施泰因。起初的愚蠢。克洛普施托克的指責和拒絕。赫爾德的召喚。
第十二章
“我的寫作生涯服從生命。”天才無法避免對生命的一知半解。反對文學工匠。與失敗者倫茨的故事。
第十三章
克林格爾,考夫曼。“狂飆突進”的探訪者。受保護者。行為學。珀伽索斯和文牘主義。《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口授而非“搜尋”。1777年12月:《冬游哈爾茨山》以及神的判定。
第十四章
關於崇高的嬉鬧:《感傷主義的勝利》。拉斯貝爾格的自殺。政治的使命。魏瑪的自我維護和貴族聯盟。在柏林。“統治!”混雜和純淨。徵募士兵和《伊菲幾妮》。藝術的神廟區域。
第十五章
純潔的觀念。歌德的“道”。雅各比被釘上十字架。雅各比的侮辱。第二次瑞士之旅。弗裡德麗克和麗莉:兩次調整。漂亮的布蘭科尼和迷茫:“群峰一片/ 沉寂……”歌德和拉法特爾。宗教受到檢驗。
第十六章
安靜和花崗岩。同雅各比和好。閱讀斯賓諾莎。斯賓諾莎、萊辛、雅各比和《普羅米修士》詩:“一次爆炸的導火索。”自然主義和理想主義:冷酷或者統一。雅各比的信仰哲學和歌德的動植物學。頜間骨。與赫爾德重建友誼。
第十七章
留在魏瑪?雙重生存的困難。《塔索》的誕生。無成果的職務。危機。全集:殘篇的一個墓地?歌德想改變生活。作為自我檢驗,逃亡義大利。冒險。啟程的秘密事件。
第十八章
義大利之旅。匿名和無地址。首次放鬆。帕拉第奧。“我研究的遠比享受的多。”羅馬。《伊菲幾妮》脫稿。在藝術家中間。莫里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無憂無慮者的魔力。第二次在羅馬逗留。《埃格蒙特》脫稿。福斯蒂娜。告別羅馬。
第十九章
返回魏瑪。夏洛特?封?施泰因和克利斯蒂安娜?符爾皮烏斯。情欲。《羅馬哀歌》。與席勒首次相見。與莫里茨一起重新理解藝術的獨立性。藝術和其他生命的力量。回到《塔索》和安東尼奧。獵屋中的家庭幸福。
第二十章
革命——“一切事件中最可怕的事件”。反抗普遍的政治化。歌德讚揚限制。戰爭中。歌德新的現實主義。返回魏瑪。革命作為滑稽插曲:《市民將軍》和《被煽動者》。美因茨的暴行和《列納狐》。
第二十一章
歌德身邊人氣聚集。愛情、友誼、科學和藝術形成生命的形式。費希特在耶拿。歌德接近哲學。與席勒友誼的強力開端,“幸運的事件”。首次“觀念交換”。
第二十二章
為《季節女神》投稿。反對時代野蠻思想的兩個規劃:席勒的審美教育和歌德的社交修養。“半人半馬怪。”反對文學活動的共同的戰役:《克賽尼恩》。席勒助產《戲劇使命》。一部反浪漫主義的著作?平淡無奇的《季節女神》的結束。
第二十三章
《赫爾曼和多羅特婭》。生命抵抗歷史。在尋找根據和基礎的途中。掘寶人。敘事謠曲之夏。在“霧途”上。寫《浮士德》。旅行準備。一次焚書。與荷爾德林的一段插曲。第三次瑞士之旅。面對“經驗的世界範圍”的恐懼和他的克服。
 
下 冊
 
第二十四章
詩的源泉枯竭。關於類型的思考:戲劇和史詩。《雅典娜神殿入口》——古典主義。“採集者及其同人。”反對一知半解和虛假地接近現實。戲劇改革。魏瑪的舞臺藝術。翻譯伏爾泰的《穆罕默德》:一次補償。圍繞費希特的無神論醜聞。返回《浮士德》。
第二十五章
在浪漫主義作家中間。與謝林。重病。“重新進入生命。”對革命時代的一次清算:《自然的女兒》。黨派之爭。與科策布的不快。惱怒和重建與席勒的友誼。席勒之死。
階段觀察:用於公務的白馬和騎馬作詩
第二十六章
席勒死後的哀悼工作。調情。重新開始寫《浮士德》。與海因裡希?魯登關於《浮士德》的偉大談話。1806年10月14日的災難。魏瑪被洗劫和佔領。恐懼和幸福中的歌德。生命變化。1808年與拿破崙相遇。
第二十七章
《潘朵拉》或者歌德的雙重面具:勤奮的普羅米修士和夢幻的厄庇墨透斯。完成《色彩學》。論光的傳遞和受阻。反對牛頓。讚揚直觀性。自然作為生命感覺和研究物件。與叔本華會面。喜歡當老師的學生。
第二十八章
與卡羅利妮?亞格曼的首次較量。戲劇爭執。寫《親合力》。小說作為“色彩學的第二部分”。人類關係的化學。愛情有多麼自由?“意識並非充分的武器。”內在天性作為命運。與浪漫主義作家的分野。性愛的形而上學和物理學。自然作為深淵。斷念。
第二十九章
告別。安娜?阿瑪麗婭。母親。回顧的理由。開始自傳的寫作。自我反思。多少真理是可能的,又有多少創作是必需的?被敘述的時間和敘述的時間。對往日的王國和新的權力關係的回憶。思考惡魔的人。再次告別:維蘭德之死。關於不朽的思考。
第三十章
偉大的歷史事件投下其陰影。拿破崙的沒落和成問題的解放。保護“神聖的火焰”。對時代精神的獻禮。哈菲斯和家長制的空氣。《西東合集》。歌德和瑪麗安娜。愛情之詩的相互遊戲。
第三十一章
《西東合集》:詩的生命力。伊斯蘭教。完全宗教。詩人或者預言家。何為精神?信仰和經驗。承認神聖。間接者。普羅提諾批評:現實窘境中的精神。《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作為示範的檢驗。“渴望在行動和活動中消失。”散文和詩互不相讓。究竟為何斷念?
第三十二章
回憶的工作。重複的反射。在紙牆之間。眾人中的老年歌德。為的是永遠同樣地思考?反對時代精神,贊成卡爾斯巴德決議。三次馬林巴德之旅。烏爾麗克和哀歌。告別。
第三十三章
寫《浮士德》,一生之久。《浮士德》終於脫稿。從天堂穿越世界進入地獄,並重新返回。“我將留意讓這部分風姿優雅和輕鬆愉快,並讓人思考些什麼。”什麼在此讓人思考?
第三十四章
歌德的助手。艾克曼和其他人。最後的版本。著作權得到貫徹。最後一次接近席勒。策爾特,長期友誼的小故事。告別:封?施泰因夫人、卡爾?奧古斯特、兒子。最後一次出遊伊爾默瑙。群峰一片/沉寂……對抗“時辰的沙丘、瓦礫”。死亡。
 
結束語,或者成為自己所是的人
附錄一 編年史
附錄二 參考文獻
附錄三 引文出處
附錄四 歌德作品
附錄五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