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五版)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五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五版)

作者: 吳增基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51147
出版日期: 2018-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30.00
市场价格: RM59.33
本店售价: RM52.80
促销价: RM49.8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自1997年出版第一版已有20餘年,中國的社會面貌又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也取得了新的進步。我們這本教材始終緊跟這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始終立足於打造“精品教材”這一目標,堅持每五年左右時間就修訂一次,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本書出版20年來,受到了全國許多高等院校師生的歡迎,每年都要重印兩次以上。本書還被全國許多高校及科研機構指定為社會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研究生考試的指定參考書。




作者介紹

吳增基,男,1947年11月出生,江蘇無錫市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系,獲法學士學位。1997年被聘為教授。1996年開始擔任法 學理論碩士點導師。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常務副主編。兼任江蘇省社會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高校學報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 常務理事。


目錄

[1]第五版序
[1]第四版序
[1]第三版序
[1]第二版序
[1]前言
[1]第一章緒論
[1]第一節什麼是社會調查
[1]一、 社會調查的概念
[3]二、 社會調查的特點
[4]第二節社會調查的任務和功能
[4]一、 社會調查的任務
[6]二、 社會調查的功能
[9]第三節社會調查的歷史發展
[9]一、 社會調查方法在近代西方社會的產生
[11]二、 社會調查方法論的革命
[14]三、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科學的形成
[15]四、 中國社會調查的歷史發展
[22]第二章社會調查的方法體系與基本程式
[22]第一節社會調查的方法體系
[22]一、 社會調查方法體系的內容
[24]二、 社會調查的方法論原則
[28]第二節社會調查的基本程式
[28]一、 準備階段
[29]二、 調查階段
[29]三、 研究階段
[30]四、 總結階段
[32]第三章社會調查的設計與組織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目錄[32]第一節選擇調查課題
[32]一、 選擇調查課題的重要意義
[33]二、 調查課題的類型
[35]三、 課題的選擇原則和形成途徑
[38]第二節建立研究假設
[38]一、 假設的特點與作用
[40]二、 假設的類型與表達方式
[41]第三節概念的操作化
[41]一、 概念操作化的意義
[42]二、 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43]三、 變數
[45]四、 指標
[47]第四節調查總體方案的設計
[48]一、 調查總體方案的內容
[48]二、 制定調查總體方案的原則
[49]三、 調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51]第四章社會測量
[51]第一節社會測量的概念與特徵
[51]一、 什麼是社會測量
[52]二、 社會測量的特點
[53]第二節社會測量的層次
[53]一、 定類測量
[54]二、 定序測量
[54]三、 定距測量
[55]四、 定比測量
[57]第三節量表
[57]一、 量表的概念
[58]二、 量表的類型
[64]第四節社會測量的信度和效度
[64]一、 社會測量的信度
[66]二、 社會測量的效度
[67]三、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69]第五章社會調查的基本類型
[69]第一節普查
[69]一、 普查的含義與特點
[70]二、 普查的意義與應用範圍
[71]三、 普查的方法與程式
[72]四、 普查的原則
[73]五、 普查實例:我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75]第二節抽樣調查
[75]一、 抽樣調查的含義與特點
[77]二、 抽樣調查的應用
[78]三、 抽樣調查的一般步驟
[81]四、 抽樣調查的基本方法
[87]五、 抽樣調查實例:全國城市職工家計調查抽樣方法
[89]第三節典型調查
[89]一、 典型調查的含義與特點
[91]二、 典型調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92]三、 典型調查的步驟
[92]四、 典型調查實例:縣屬鎮中的“農民工”——江蘇省吳江縣的調查
[93]第四節個案調查
[93]一、 個案調查的含義與特點
[94]二、 個案調查的價值與應用
[95]三、 個案調查的步驟
[97]四、 個案調查實例:城市地方社會保險的一體化建設——廣東省佛山市個案研究
[99]第六章訪談法
[99]第一節訪談法的特點與種類
[99]一、 訪談法的特點
[100]二、 訪談法的種類
[103]第二節訪談的程式與技巧
[103]一、 訪談前的準備
[105]二、 進入訪談現場
[107]三、 談話與記錄技術
[109]四、 引導與追問技術
[110]五、 結束訪談
[112]第七章問卷法
[112]第一節問卷法的特點和種類
[112]一、 問卷法的特點
[114]二、 問卷調查法的基本類型
[115]第二節問卷設計的原則與步驟
[115]一、 問卷的結構
[117]二、 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
[118]三、 問卷設計的主要步驟
[120]第三節問題及答案的設計
[120]一、 問題形式的設計
[122]二、 問題設計的要求
[123]三、 問題的數目和順序
[124]四、 答案的設計
[125]第四節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125]一、 問卷髮放時應注意的問題
[125]二、 如何提高問卷的有效性和回收率
[127]第八章收集資料的其他方法
[127]第一節觀察法
[127]一、 觀察法的特點
[128]二、 觀察法的類型
[130]三、 觀察的基本原則
[131]四、 觀察過程中的記錄技術
[133]五、 觀察誤差及減少觀察誤差的方法
[135]第二節文獻法
[135]一、 文獻法的特點
[136]二、 文獻資料的種類
[137]三、 文獻資料的收集方法
[139]第三節網路調查
[139]一、 網路調查的含義與類別
[140]二、 網路調查的優勢、局限與適用範圍
[141]三、 網路調查的具體方法
[142]四、 網路調查實例
[143]第四節電話調查
[143]一、 電話調查的含義與類別
[144]二、 電話調查的優勢、局限與適用範圍
[145]三、 電話調查的具體方法
[146]四、 電話(手機)調查實例
[148]第九章調查資料的整理方法
[148]第一節資料整理的意義和一般步驟
[148]一、 資料整理的意義
[148]二、 資料整理的原則
[149]三、 資料整理的一般步驟
[150]第二節資料的審核與匯總
[150]一、 資料審核的一般要求
[151]二、 資料審核的方法
[151]三、 資料的編碼與錄入
[155]第三節資料的分組
[155]一、 資料分組的意義
[157]二、 分組標誌的選擇
[158]三、 分組的類型
[162]第四節統計表與統計圖
[162]一、 統計表的結構與種類
[165]二、 統計圖的種類及其作用
[170]第十章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
[170]第一節統計分析概述
[170]一、 統計分析的基本特點
[171]二、 統計分析的內容和步驟
[172]三、 統計分析的作用和限度
[173]第二節單變數描述統計
[173]一、 頻數分佈與頻率分佈
[175]二、 集中趨勢
[181]三、 離散趨勢
[188]第三節單變數推論統計
[188]一、 區間估計
[190]二、 假設檢驗
[192]第四節雙變數統計分析
[192]一、 變數間的關係
[196]二、 雙變數相關分析
[204]三、 回歸分析
[208]第十一章SPSS的應用
[209]第一節變數的定義
[212]第二節數據的變換
[212]一、 重新編碼
[214]二、 生成新變數
[216]第三節單變數描述統計
[218]第四節雙變數統計分析
[218]一、 相關分析
[221]二、 回歸分析
[224]第五節假設檢驗
[224]一、 T檢驗
[226]二、 卡方檢驗
[228]第六節統計圖的製作
[228]一、 橫條圖(Bar Charts)
[233]二、 折線圖(Line Charts)
[234]三、 圓形圖(Pie Charts)
[235]四、 長條圖(Histogram)
[235]五、 散點圖(Scatterplot)
[238]第七節多選題分析
[238]一、 二分法
[243]二、 類別法
[249]第八節SPSS Statistics 25中英文版本的切換
[252]第十二章調查資料的理論研究
[252]第一節什麼是理論研究
[252]一、 理論研究的基本內涵
[253]二、 理論研究在社會調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254]三、 理論研究的程式和步驟
[256]第二節比較研究
[256]一、 比較是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
[257]二、 類型比較
[259]三、 歷史比較
[263]第三節因果關係研究
[263]一、 探尋因果關係的一般方法
[265]二、 對因果關係的說明與解釋
[266]第四節結構—功能分析
[266]一、 結構—功能分析的基本作用
[269]二、 結構—功能分析的方法
[271]第十三章調查報告的撰寫
[271]第一節調查報告的特點和作用
[271]一、 調查報告的特點
[272]二、 調查報告的類型
[274]三、 調查報告的作用
[275]第二節調查報告的結構和寫作方法
[275]一、 調查報告的結構
[281]二、 調查報告的寫作程式
[285]第十四章社會調查的應用
[285]第一節民意測驗
[285]一、 什麼是民意測驗
[286]二、 民意測驗的由來和發展
[288]三、 民意測驗的基本方法
[289]四、 民意測驗方法的基本要求
[293]五、 案例分析
[294]第二節市場調查
[294]一、 市場調查概述
[296]二、 市場調查的內容與特點
[298]三、 市場調查的類型與程式
[301]四、 市場調查的基本方法
[304]五、 市場調查舉例
[308]附錄Ⅰ
[308]問卷一卡·馬克思:工人調查表
[314]問卷二200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首選調查問卷
[318]問卷三莘莊樂購消費者調查問卷
[322]問卷四社會流動與職業評價調查表
[332]問卷五上海市民生活方式問題調查表
[345]附錄Ⅱ
[345]附表1亂數字表
[357]附表2標準正態曲線下的面積表(Z值表)
[359]附表3t值表
[361]附表4χ2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