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漢武帝傳
漢武帝傳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漢武帝傳

作者: 楊生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143552
出版日期: 2015-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98.00
市场价格: RM35.60
本店售价: RM31.68
促销价: RM29.9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漢武帝是漢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中國歷史上人們常常把「秦皇漢武」並稱,可見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本稿是漢武帝劉徹的歷史傳記,以詳實的史料、生動的筆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漢武帝傳奇的一生。書中對於漢武帝在政治、經濟、外交、民族關系上的歷史功績做了中肯的評價。對於那個時代的絕大數人們關注度比較高的歷史人物(如衛青、霍去病、李廣等等)也做了比較完整、客觀的描述。學術價值高,可讀性強。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傳奇的少兒時代
第一節 夢日入懷
一、在其兄弟中的序次
二、生母的家世
三、被立為太子的原因
四、廢立太子的代價
第二節 治國理想藍圖與面臨問題
一、治國的理想藍圖
二、面臨的問題

第二章 尊儒術重法治悉延百端之學
第一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考釋
一、建元初年尊儒活動的失敗
二、置五經博士,罷諸子傳記博士
三、罷黜百家與悉延百端
第二節 尊儒術
一、漢初社會思潮與治國理論
二、尊儒術與董仲舒的對策
三、置五經博士與興學校
第三節 重法治
一、漢武帝的法治思想
二、增訂法律,以法治國
三、重法治與尊儒術的結合
第四節 悉延百端之學

第三章 施德治安定社會
第一節 調整生產關系穩定小農經濟
一、改變土地占有形式
二、中原地區官營農業的剝削方式
三、西北邊郡的民屯與軍屯
第二節 興修水利發展生產
一、元封前的水利興修
二、元封后興修水利高潮
三、興修水利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節 關心民眾疾苦的具體措施
一、賑濟災民
二、恤鰥寡孤獨、尊孝悌力田與老人
三、赦官奴婢、刑徒、罪人與赦天下
四、施德治的作用與原因

第四章 財政危機與經濟改革措施
第一節 財政危機的出現
第二節 改革貨幣制度
一、漢初幣制存在的問題
二、幣制改革與「五銖錢」法
第三節 增加財政收入的幾項措施
一、鹽鐵官營
二、均輸與平准
三、酒類專賣
四、算緡與告緡
五、賣爵、賣官與贖罪

第五章政治體制改革
第一節 改革選官制度
一、唯才是舉
二、廣開仕途
第二節 抑相權設置中(內)朝
一、抑制相權與中朝出現
二、中朝人員組成與組織機構
第三節 改革與創設監察制度
一、漢初監察制的特點與設置司直
二、設置司隸校尉與十三部刺史
第四節 改革分封制度打擊割據勢力
一、分封制的歷史演變
二、鎮壓諸侯王叛亂
三、改革分封制度
四、打擊地方豪強勢力
五、調整關東、關中人口結構
第五節 親統兵權改革軍制
一、省太尉,慎擇將軍
二、擴充宮廷禁軍
三、改革南軍與北軍
四、征發地方軍、謫戍及少數民族武裝

第六章外事四夷教通四海
第一節 北擊匈奴
一、匈奴對漢朝的威脅
二、反擊匈奴的准備與馬邑之謀
三、歷次反擊戰爭的勝利
四、漢匈雙方休戰與和談
五、漢匈雙方重開戰局
六、武帝去世后漢匈關系的發展
七、武帝時漢匈關系余論
第二節 通西域
一、張騫通西域
二、征樓蘭、姑師,與烏孫和親
三、李廣利征伐大宛
四、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第三節 統一兩越、西南夷與平定朝鮮
一、統一南越
二、東越歸降與遷徙江淮
三、通西南夷
四、平定朝鮮
第四節 漢武帝「外事四夷」成功的原因和意義
一、綜合國力強與方針正確是統一的根本原因
二、「一國兩制」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統一有利於各民族的共同發展

第七章 文化、科技方面的貢獻
第一節 搜求遺書與樂府、漢賦的發展
一、搜求、收藏遺書對文化的貢獻
二、樂府曲詞歌詩的發展
三、漢賦的興盛
第二節 科技方面的光輝成就
一、太初歷的頒布
二、炒鋼技術與原始紙的出現
三、推廣新式農具

第八章 祭祀禮儀大典與方士、神仙
第一節 祭禮與禮儀大典
一、祭五帝、三一、后土與名山大川
二、泰山封禪
三、立明堂
四、改制
五、重視祭祀與禮儀大典的原因
第二節 方士與神仙
一、李少君求長生不老
二、少翁通鬼神
三、欒大求神仙
第三節 祥瑞與災異

第九章 晚年的形勢與悔過
第一節 階級矛盾尖銳與鎮壓農民起義
一、國家開支巨大與農民負擔加重
二、農民流亡及其對策
三、對農民起義的鎮壓
第二節 巫蠱之禍與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一、巫蠱之禍的由來與發生
二、巫蠱之禍的發展與鎮壓謀反者
三、巫蠱之禍發生原因考察
第三節 悔過與轉軌
一、輪台詔與悔過
二、推行富民政策
三、昭帝繼位,霍光輔政

第十章 漢武帝和他的臣下
第一節 武帝和他的丞相
一、十三位丞相概況
二、四位貴戚丞相的遭遇
三、公孫弘、石慶與車千秋
第二節 納諫、拒諫與有關臣下結局
一、虛心納諫概況
二、對不同意見的態度
三、誅殺不同意見者事例
第三節 文化人與酷吏的結局
一、文化人的結局
二、酷吏的結局
第四節 武帝與其軍事將領
一、武帝與三大軍事將領
二、李廣家族的悲劇
三、其他將領的結局
第五節 武帝與其兄弟姊妹

第十一章 后宮制度與淫侈生活
第一節 后宮制度的發展變化
一、皇后、嬪妃與宮女制
二、后宮等級與人數增加
第二節 皇后、嬪妃與淫侈生活
一、陳皇后與衛皇后
二、幾位寵妃
三、淫侈生活

第十二章 漢武帝的歷史地位
第一節 漢武帝評價種種
一、功過論與代價論
二、事業成敗與政策轉變說
三、高指標是失誤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漢武帝的歷史地位與貢獻
一、漢武帝的歷史地位
二、漢武帝的創新精神
三、武帝創設對后世的影響
第三節 武帝成就事業的深層原因
一、歷史的蘊積
二、愛好、思維、性格特點的作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