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5,3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活(原書第10版)
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活(原書第10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活(原書第10版)

作者: (美)DANIEL D.CHIRAS,JOHN P.REGANOLD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4.00
市场价格: RM106.79
本店售价: RM95.0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自然資源是指天然存在並有利用價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礦藏、水利、生物、氣候、海洋等。我國經濟發展目前正處在轉型的陣痛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政府和民眾目前關注的焦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資源保護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書主要介紹本地、區域、國家和全球資源與環境的各種問題,包括人口增長、溫地、野生動植物管理、可持續農業及全球空氣污染等,重在生態和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問題和解決方案,對解決方案又從法律、技術和方法三個層面進行了闡述。

黃永梅,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環境地理學專業植物地理方向學士、碩士,北京師范大學資源科學研究所自然地理專業生態學方向博士。主持和參與項目7項,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着和譯着3部,完成咨詢報告3份,北京師范大學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


目錄

第1章 自然資源保護和管理:過去、現在和將來
1.1 地球的危機
1.1.1 人口增長
1.1.2 資源消耗與枯竭
1.1.3 污染
1.2 不同的觀點:我們已踏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了嗎
1.2.1 樂觀主義者的觀點
1.2.2 悲觀主義者(現實主義者)的觀點
1.2.3 溫和派的觀點
1.3 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運動簡史
1.3.1 19世紀的保護
1.3.2 20世紀的資源保護
1.4 自然資源分類
1.5 自然資源管理的方法
1.5.1 開發利用:以人為中心的方法
1.5.2 保留:以自然為中心的方法
1.5.3 實用主義方法
1.5.4 可持續方法
1.6 變化中的現實世界:環境的復合效應
1.7 資源管理的新工具: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
1.7.1 地理信息系統
1.7.2 遙感
1.8 風險和風險評估
1.8.1 風險評估的三個步驟
1.8.2 如果風險能被接受,我們該如何決策
1.9 環境和你:公民行動的重要性
重要概念小結
關鍵詞匯和短語
批判性思維和討論問題
網絡資源
第2章 經濟學、倫理學和批判性思維——創建可持續未來的工具
2.1 了解經濟學
2.1.1 計划經濟和市場經濟
2.1.2 供應和需求
2.1.3 經濟系統錯在哪里: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看
2.1.4 經濟和環境的謬論
2.2 建立可持續的經濟
2.2.1 資源管理經濟學
2.2.2 污染控制經濟學:尋求新方法
2.2.3 促進可持續經濟的措施
2.3 走向可持續的倫理觀
2.3.1 拓荒倫理觀
2.3.2 可持續的倫理觀
2.3.3 以生物為中心和以生態為中心的觀念
2.3.4 建立全球可持續倫理觀
2.3.5 批判性思維和可持續發展
重要概念小結
關鍵詞匯和短語
批判性思維和討論問題
網絡資源
第3章 來自生態學的經驗和教訓
3.1 生物的結構層次
3.1.1 種群
3.1.2 群落
3.1.3 生態系統
3.2 與生態學相關的科學原理
3.2.1 物質守恆定律
3.2.2 能量定律
3.3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3.3.1 太陽能能量流
3.3.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3.3 初級生產量和凈生產量
3.3.4 食物鏈和食物網
3.3.5 營養級與能量和生物量金字塔
3.3.6 養分循環
3.4 生態學原理
3.4.1 耐受性法則
3.4.2 生境和生態位
3.4.3 競爭排斥原則
3.4.4 承載力
3.4.5 種群增長和下降
3.4.6 生物群落演替
3.5 生物群區
3.5.1 苔原
3.5.2 北方針葉林
3.5.3 溫帶落葉闊葉林
3.5.4 熱帶雨林
3.5.5 熱帶稀樹草原
3.5.6 草地
3.5.7 荒漠
3.5.8 山地垂直帶
3.6 生態學和可持續性
重要概念小結
關鍵詞匯和短語
批判性思維和討論問題
網絡資源
第4章 人口的挑戰
4.1 理解人口和人口增長
4.1.1 出生率和死亡率
4.1.2 指數增長
4.1.3 倍增時間
4.1.4 全球人口為何會暴漲
4.1.5 總生育率和人口直方圖
4.2 人口過剩的影響
4.2.1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過剩
4.2.2 發達國家的人口過剩
4.3 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
4.4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
4.4.1 較大的家庭規模
4.4.2 非洲:一個處於危險中的大陸
4.5 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長
4.5.1 節育
4.5.2 流產
4.5.3 可持續發展可能是最好的避孕方法
4.6 人類人口和地球的承載力
重要概念小結
關鍵詞匯和短語
批判性思維和討論問題
網絡資源
第5章 世界性的飢餓問題:可持續解決
5.1 世界性的飢餓:問題的維度
5.1.1 營養缺乏、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
5.1.2 微量營養素缺乏
5.1.3 糧食趨勢與挑戰
5.2 可持續地增加糧食供應:概述
5.2.1 保護現有的耕地
5.2.2 提高現有農田的生產力
5.2.3 減少蟲害
5.2.4 提高糧食的存儲和分配
5.2.5 開發新的食物來源
5.2.6 開發耕地儲備
5.3 貧困、沖突和自由貿易
重要概念小結
關鍵詞匯和短語
批判性思維和討論問題
網絡資源
第6章 土壤的性質
6.1 土壤的價值
6.2 土壤的特征
6.2.1 土壤質地
6.2.2 土壤結構
6.2.3 有機質和土壤生物
6.2.4 土壤通氣性和土壤濕度
6.2.5 土壤pH值
6.2.6 土壤肥力
6.3 成土過程
6.3.1 氣候
6.3.2 成土母質
6.3.3 生物
6.3.4 地形
6.3.5 時間
6.4 土壤剖面
……
第7章 水土保持與可持續農業
第8章 病蟲害綜合治理
第9章 水生環境
第10章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第11章 水污染
第12章 魚類保護
第13章 草場管理
第14章 森林管理
第15章 動植物的滅絕
第17章 可持續廢物管理
第18章 空氣污染
第19章 全球變暖與氣候變化
第20章 酸沉降和平流層臭氧損耗
第21章 礦產、采礦與可持續社會
第22章 不可再生能源:問題和措施
第23章 創建一個可持續的能源系統: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