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茶館
茶館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茶館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41146800
出版日期: 2017-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8.00
市场价格: RM30.20
本店售价: RM26.88
促销价: RM25.3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茶館》收錄了老舍的《茶館》《殘霧》《方珍珠》《龍須溝》四部代表性話劇。

《茶館》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殘霧》則揭露了抗戰時期國民黨高官道貌岸然、出賣情報中飽私囊的現象。

《方珍珠》講述了一個民間藝人從解放前遭受壓迫到解放后為人民服務,成為人民的藝術家的變化過程,也從一個點反映出社會的變化。《龍須溝》描寫了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這四部劇活現出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狀貌,用鮮明的對比反映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共同組成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禮贊頌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05年,老舍人私塾讀書。1909年,轉入小學。1913年初,小學畢業,考入京師公立第三中學。1919年夏畢業,先后擔任小學校長、京師學務局郊外北區勸學所勸學員、南開學校中學部國文教員等職。1924年被推薦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漢語教員。

海外孤寂的生活喚起了強烈的鄉思,大量英國文學作品的閱讀與好友許地山的創作給他以啟迪與刺激,老舍一連氣寫下了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從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連載,隨即成為知名作家。1930年回國后,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

1931年7月,與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畢業的胡絜青結婚。20世紀30年代前半期,發表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等。1936年辭去教職,專事創作的第一個成果為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全面抗戰爆發后,老舍別妻拋雛,只身奔赴當時的抗戰文化中心武漢,后輾轉到重慶,全身心投入到抗戰洪流之中。抗戰期間,老舍運用小說、新詩、話劇、曲藝等多種文體表現抗戰題材,如長篇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話劇《張自忠》,長詩《劍北篇》等;與此同時,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總務部主任,實際負責全面工作,為抗戰文藝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后留美繼續創作與翻譯,完成了長篇小說《鼓書藝人》與《四世同堂》第三部《飢荒》。

1949年底,老舍應周恩來總理之召歸國,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中國劇協理事、中國曲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老舍滿懷熱忱歌頌新中國,1950年創作話劇《龍須溝》,引起熱烈反響,1951年12月21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會和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的聯席會議上,榮獲「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1957年7月,發表堪稱20世紀中國話劇經典的三幕話劇《茶館》。


目錄

茶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附錄
殘霧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方珍珠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龍須溝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