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當經成為經典:現代儒學的型變
當經成為經典:現代儒學的型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當經成為經典:現代儒學的型變

作者: 任劍濤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促销价: RM70.6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當經成為經典(現代儒學的型變)》這部具有古今對比、中西比較的廣闊視野的著作,展現出一種較為通達的論述景象:既展現了儒學與社會互動的大場景,也呈現出學思人物的所得所失,更呈現出古今中西積極互動可能具有的儒學發展前景。就此將現代儒學的宏大場景展示出來。

這對自戀的儒學表白、剛性的儒學建構,是一個有力超越。任劍濤教授有力地凸顯了“中國中心觀”的立場,突破了或以西學,或以傳統僵化對待儒學,看待中國歷史、現實與未來的窠臼。將中圍的現代變遷作為再思儒學的社會切入點,從而有力把握住了儒學研究服務於中國現代化的核心論旨。


作者介紹

任劍濤

現任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政治哲學、中西政治思想和中國政治的研究。近著有《建國之惑:留學精英與現代政治的誤解》(2012)、《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2013)、《拜謁諸神:西方政治理論與方法尋蹤》(2014)、《除舊佈新:中國政治發展側記》(2014)、《重思胡適》(主編,2015)等。


目錄

導 論 現代儒學的浮現:從獨享政治權威到競爭文化資源/001
一 祛經之儒:從一家獨尊到一家之言/001
二 政教-知行的疏離:儒家權威的失落/008
三 政教複合:儒家難以再現的政治榮光/015
四 經典歸位:儒家重整與文化資源的競爭/022

上 編 經典之變
第一章 作為現實摹本的傳統/033
一 作為洩憤對象的經典傳統/033
二 權力支配/038
三 政治權力壓倒話語權利/043
四 解釋的躊躇/049
第二章 經典、經典的替代及其條件/055
一 什麼是經典/055
二 新舊經典/060
三 趨時的思想/065
四 政治的功用/072
第三章 “紅儒”與“原儒”:馬克思主義與儒家的關係/078
一 一個由政治給定的命題/078
二 界定“紅儒”與“原儒”/084
三 相互審視/092
四 合則兩利?!/100
第四章 重寫儒學史與古代史意識形態/109
一 重寫儒學史的意識形態魅影/109
二 古代史意識形態及其影響力/114
三 古代史意識形態的困境/121
四 意識形態羈絆與儒學史重寫之路/127
第五章 讀經、儒家價值與文化屈從/133
一 讀經的意味/133
二 政治與宗教、教化/137
三 各歸其宗?/142
四 告別文化屈從/146

中 編 學思人物
第六章 境界與境遇:以馮友蘭為例/155
一 在批評與辯護之間/155
二 境界說的言說方式:類型劃分與規範分析/158
三 境界說之外:一個文化審視/164
四 一元二分:現實境遇中境界說的人生指向/168
第七章 文化衛道與政治抉擇:以徐複觀、錢穆為例/173
一 文化衛道與儒家情結/173
二 傳統政治文化的總體評判/177
三 政治現代性的棄取/183
四 文化保守主義與政治保守主義/187
第八章 儒家政治思想“接著講”的兩種路向:以梁漱溟、牟宗三為例/191
一 照著講、接著講與接續的取向/192
二 實踐接續:梁漱溟式的社會重建儒學/196
三 創新學理:牟宗三式的政治哲理儒學/203
四 出路何在:實踐與學理能否對接/210
第九章 儒家憲政、王道政治與文化形態:對話“大陸新儒家”/218
一 儒家憲政論述:後臺佈景與前臺設計/219
二 重回王道:為世界立心,抑或為中國遮羞/227
三 文明形態史觀中的儒學與現代性/234
第十章 廓清儒學研究的知識邊界:以李錦全為例/243
一 儒學與儒教/244
二 儒學與諸學派/248
三 儒學與西學/252
四 儒學:在傳統與現代的邊際上/255
五 前提清理/258

下 編 頓挫前路
第十一章 經與經典:儒家復興的經學、哲學與史學之途/263
一 理解經與經典的參照系/263
二 經學張力與建國困境/268
三 經學的整全結構與三個致思方向/273
四 經學的整合進路及其限度/283
五 超越經學的完備化取向/290
六 確立復興儒家的現代思路/299
第十二章 文化間的躊躇:中西學者間的漢學或中國學/312
一 尋求確解的困惑/312
二 誤讀的價值/317
三 理性互動/323
四 文化會通/327
第十三章 思想的張力: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在中國/333
一 界內界外/334
二 文化語境/337
三 解釋與誤讀/342
四 一個疑惑:跨文化地思想?/345
第十四章 法律主治與中華文明的自我超越/348
一 法律主治與中國的文明形態抉擇/348
二 法律主治與中國文明形態的轉變/353
三 法律主治與文明形態轉變的挑戰與前景/358
第十五章 現代性、歷史斷裂與中國社會文化的轉型/366
一 現代化與現代性/367
二 歷史斷裂:現代性的特徵/370
三 現代性的普世化與中國處境/374
四 現代性的中國問題性/379
五 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現代性格局/382

附 錄
Ⅰ 以現代價值向度和知識取向重寫儒學史/385
Ⅱ 當代儒學的主題、譜系與問題意識/404
Ⅲ 法乎上下之困:儒家與現代能否調諧?/408
後 記/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