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3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文化心理與中國社會主體意識
文化心理與中國社會主體意識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文化心理與中國社會主體意識

作者: 邵明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96.00
市场价格: RM71.19
本店售价: RM63.3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社會主體意識與文化深層的「自主—依附」心理結構之間內在的和歷史的關聯,結合了中國哲學、歷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成果和方法,從多方面對中國社會主體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早期狀況進行了嚴謹細致地分析,以力圖更好地理解20世紀上半期中國社會的文化現象所存在着的深層困境,為今天的文化重建和文化自立提供理論參考。

根據本選題的討論,依附心理源自個體主體意識的成長歷程,是一個人在學習和社會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傾向。而在中國社會的歷史演化中,這種社會依附心理則遠至商周時期即已形成,並成為阻礙或限制中國社會主體意識發展的重要原因:殷商時期的宗教觀念最早賦予了社會權力以觀念性的普遍意義,構成了中國社會生活最初的社會性組織結構;到了西周時期,德性觀念又成為新的意義之源,將社會權力深深地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宗教或德性觀念與社會權力的緊密結合,以「替代」的方式悄然抑制了中國社會主體意識的發展,使其難以自立。

本選題的研究使用了如「主體意識」,「社會權力」和「社會組織結構」,「統治意識」和「替代意識」等新概念及其相關理論。這些新的概念、范疇及其相關理論有着較為獨特的學術價值。


目錄

第一章文化反省與主體意識
第一節觀念沖突和文化批判
第二節個體意識的覺醒
第三節對權威理念的沉迷
第四節文化反省與主體意識
第二章論個體的主體意識
第一節人的主體意識及其經驗性質
第二節個體的主體意識及其發展
第三章社會主體意識與中國文化的發端
第一節論社會主體意識
第二節陶器時代:自我意識的靈光初現
第三節《詩經》:主體意識的心靈呼喚
第四節中國社會主體意識的萌芽
第四章宗教意識:早期中國社會的意義之源
第一節統治意識的出現
第二節替代意識:「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三節社會權力結構與中國社會的主體意識
第五章德性觀念與統治意識的重建
第一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第二節重建統治意識的社會政治背景
第三節德性觀念:新的意義之源
第六章拔劍四顧心茫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