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84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碑銘研究
碑銘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碑銘研究

作者: 鄭振滿(主編)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中國現存的歷史文獻中,碑刻和銘文可能是最為常見的文獻形式。這些留存至今的歷代碑銘,究竟留下了怎樣的歷史記憶?表達了怎樣的思想觀念?記述了哪些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哪些歷史變遷過程?

鄭振滿主編的這本《碑銘研究》是廈門大學民間文獻研究中心編輯的《民間歷史文獻論叢》第二輯,收錄了21篇論文,展示了近年來碑銘研究的新成果。這些論文的共同特點,就是從具體的碑銘資料出發,結合其他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發掘碑銘所蘊含的歷史信息,揭示碑銘所反映的歷史動向。


目錄

前言【鄭振滿】
碑銘的制作與流傳
漢代買地券叢考【魯西奇】
北宋杭州的信仰、美術與資助——飛來峰五百羅漢造像考述【潘高升】
宋代的賜額敕牒與刻石【小林隆道】
碑刻的制作與篡改——廣西恭城縣的例證【江田祥】
碑銘與地域社會
蒙元統治與晉北地方精英的變動——以《定襄金石考》為中心【飯山知保】
從碑刻看明清以來滇西趙州壩子的社會重建【馬健雄】
清初貴州土司政治與邊政形勢——以《六姓合約碑》為中心【陳賢波】
清至民國珠江三角洲的堤圍組織——以高要縣景福圍碑刻為中心【衷海燕】
碑銘與社會經濟
明清時期徽州森林保護禁碑研究【卞 利】
明代粵東北山區的移民與土地關系——大埔縣《院道府縣斷示碑》釋讀【夏遠鳴】
明中葉賦稅制度在五台山區的推行——以寺廟碑銘為中心【韓朝建】
明末清初江南的「異鄉甲」——嘉定、常熟墾荒碑研究【謝 湜】
18世紀西江中游的客商與鄉村社會——以潯州府碑刻為中心【唐曉濤】
碑銘與社會文化
莆田平原的宗族與宗教——福建興化府歷代碑銘解析【鄭振滿】
明清北京的信仰、組織與街區社會——以東岳廟碑刻為中心【趙世瑜】
地方神廟與社會文化變遷——南昌西山萬壽宮碑刻研究【李平亮】
「官方」廟宇的意義轉變——赤灣天后廟碑銘解析【劉志偉】
正德癸酉平陽堯廟改制考——《三聖廟碑》解讀【劉永華】
碑銘與宗族組織
華北的祖塋與宗族組織——北京房山祖塋碑銘解析【汪 潤】
「聖賢后裔」與宗族建構——河內縣兩程夫子祠碑刻研究【宋永志】
湖北水鄉的廟宇與宗族——武漢新洲晏公廟碑刻解讀【徐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