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77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古代漢語常識
古代漢語常識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古代漢語常識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9-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8.00
市场价格: RM30.20
本店售价: RM26.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除擇選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識》《中國古代的曆法》《文言的學習》等數篇關於古代漢語的一些常識性論文、講義等外,又補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寫作的與古代漢語相關的趣味性小文,內容通俗易懂,以普及為目的,方便讀者對古代漢語有一個初步了解。王力先生對古代漢語的研究極為精深,見解不凡,可給讀者提供較佳參考。


作者介紹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早年就讀于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等。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
 
著有《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編有《古代漢語》《王力古漢語字典》等,譯有波德賴爾的《惡之花》等三十餘部。


目錄

古代漢語常識…………………………………… 001
第一章 什麼是古代漢語……………………… 003
第二章 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005
第三章 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008
第四章 古代漢語的文字……………………… 011
( 一 )字形和字義的關係…………………… 011
( 二 )繁體字………………………………… 015
( 三 )異體字………………………………… 020
( 四 )古字通假……………………………… 021
第五章 古代漢語的詞彙……………………… 023
( 一 )古今詞義的差別……………………… 023
( 二 )讀音和詞義的關係…………………… 029
( 三 )用典…………………………………… 033
( 四 )禮貌的稱呼…………………………… 036
第六章 古代漢語的語法……………………… 039
( 一 )詞 類,詞性的變換……………………039
( 二 )虛詞…………………………………… 049
( 三 )句子的構成,判斷句………………… 073
( 四 )“倒裝”句…………………………… 079
( 五 )句子的片語化………………………… 082
( 六 )雙賓語………………………………… 085
( 七 )省略…………………………………… 086
文言的學習……………………………………… 089
( 一 )詞彙…………………………………… 096
( 二 )語法…………………………………… 101
( 三 )風格…………………………………… 104
( 四 )聲律…………………………………… 108
中國古代的曆法………………………………… 113
一、年歲………………………………………… 115
二、月…………………………………………… 117
三、晦,朔,望,朏(fěi),弦…………… 118
四、日,時,刻,分,秒……………………… 121
五、四時,節,候……………………………… 123
六、贏縮………………………………………… 128
七、定朔,定氣………………………………… 129
八、閏月………………………………………… 129
九、歲差………………………………………… 131
漫談古漢語的語音、語法和詞彙……………… 135
文言語法鳥瞰…………………………………… 149
( 一 )句子成分……………………………… 151
( 二 )詞序…………………………………… 153
( 三 )單複數………………………………… 156
漢語發展史鳥瞰………………………………… 159
( 一 )漢語語音的發展……………………… 161
( 二 )漢語語法的發展……………………… 165
( 三 )漢語詞彙的發展……………………… 167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 169
為什麼學習古代漢語要學點天文學…………… 179
一 、經部……………………………………… 183
二 、史部……………………………………… 186
三 、子部……………………………………… 187
四 、集部……………………………………… 190
常用文言虛字……………………………………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