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2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作者: 王列耀,溫明明等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74.00
市场价格: RM85.21
本店售价: RM75.84
促销价: RM74.9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由邊緣的聲音:華文報紙的承擔;馬華報紙副刊與作家代際演變;副刊語境與新生代詩歌書寫;文藝副刊與新生代小說;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散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理論話語;「花蹤」與新生代群體的崛起;反思:90年代馬華報紙與新生代文學八章構成。

王列耀,湖北武漢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廣東省人文社科霞點研究基地「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常 務副主任、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副主任。

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近年來存《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戲劇的悲劇意識))(《隔海之望:東南亞華文文學中的「望」與「鄉」》《困者之舞:日J度尼西亞華文文學四十年》《趨異與共生——東南亞華文文學新鏡像》《文學及其場域:澳門文學與中文報紙副刊(1999—2009)》等學術專着多種,豐編「台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與華文傳媒研究叢書」。近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

溫明明,江兩贛州人,文學博土,暨南大學中文系講師。現為中國世界華文 文學學會會員、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近年在《暨南學報》《華南師范大學學報》《安徽大學學報》《華夏文化論壇》《中外論壇》(美國)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目錄

緒論 馬華文學研究對象、現狀與方法
第一節 作為文化鏡像的海外中文——馬華文學及其學術價值
第二節 相關概念、術語闡釋
一 字輩斷代法
二 馬華「新生代作家」
三 留台與旅台作家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一 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研究
二 馬華新生代文學研究
三 新生代文學與報紙副刊關系研究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邊緣的聲音:華文報紙的承擔
第一節 參與的政治:華文報紙與華人話語權
一 宰制與回應:華人政治與文化生態
二 「為承認而斗爭」:華人社會與華文報紙
三 時間帷幕:《星洲日報》、《南洋商報》
第二節 90年代:報紙副刊的文學承擔
一 花團錦簇:報紙文藝副刊巡禮
二 文藝副刊:夾縫中的文化空間
三 編輯理念與副刊走向——以張永修為對象
第二章 馬華報紙副刊與作家代際演變
第一節 副刊變革與新生代崛起
一 副刊改版與秩序重構
二 文學專輯、專欄與「新生代」
第二節 馬華報紙副刊與文壇論爭
一 從「『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榷」到「開庭審訊」
二 從「經典缺席」到「現實主義的實踐困境」
三 從「當代詩選」到「當代文學大系」
四 從「中國性」到「奶水論」
第三節 文壇論爭與文學「新生代」
一 副刊「課題」與文壇論爭
二「廣場」、「話題」與文壇論爭
三 「課題」、「話題」與新文學史策略
第三章 副刊語境與新生代詩歌書寫
第一節 文藝副刊與新生代詩人
一 副刊與新生代詩人的文學史登場
二 扶持與展示:詩歌新美學的生成
三 詩歌新觀念與文學空間之互塑
第二節 副刊語境與新生代詩歌的文化政治
一 棲身於副刊的詩性言說
二 新生代詩歌的政治性
三 新生代詩歌的文化政治表述策略
第三節 放逐書寫及其詩學韻味
一 放逐與離散
二 傳統意識的放逐書寫
三 新生代詩人的自我放逐與主體建構
第四章文藝副刊與新生代小說
第一節 棲身於副刊的新生代小說
一 媒介文化與新生代讀者群
二 報紙副刊對新生代小說的推動
三 反思:文學性的流失
第二節 文藝副刊與新生代小說的歷史書寫
一 歷史何以言說:文藝副刊的視角
二 下南洋:歷史的盡頭
三 「鄉關何處」:故鄉與原鄉
四 族裔傷痛:馬共與種族政治
第三節 副刊語境中的新生代主體性建構:以黎紫書、
黃錦樹為對象
一 參與的主體性:副刊的意義
二 「告別的年代」:「母土」中的黎紫書
三 「由島至島」:弒「父」的黃錦樹
第五章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散文
第一節 副刊「換帥」與新生代散文
一 本土化:副刊與新生代的共鳴
二 「換帥」與新生代的登場
第二節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化散文
一 副刊「規划」與新生代文化散文
二 副刊與「文學民意」的生產與傳播
第三節 文化散文的政治學與美學訴求
一 「原鄉」神話:疏離與撕裂
二 「新神州」:「隸屬」與「歸屬」
三 文類「互滲」:「論說化」、「詩化」、「小說化」
第四節 「副刊化」生存:散文發展的「雙刃劍」
一 「生活流」、「談話風」與「文化」
二 「公共性」取向與議論性散文
三 「媒體革命」:機遇還是威脅?
第六章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理論話語
第一節 新生代的文學批評生態
一 在地批評與本土觀照
二 旅台學者與邊緣論述
三 直面相同的對象:在地批評者與旅台學者比較
第二節 評論專欄、專輯與新生代
一 副刊的評論專欄與專輯
二 張永修的「有所建樹」
第三節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批評
一 合理的在場:新生代批評的副刊空間
二 話語的狂歡:副刊語境中的文學論爭
三 辯證的反思:朝向一個學理性批評空間
第七章 「花蹤」與新生代群體的崛起
第一節 《星洲日報》與花蹤文學獎
一 「花蹤」的誕生背景
二 「花蹤」的獎項設置
三 花蹤文學獎的「奧斯卡」效應
第二節 「花蹤」與新生代的成長
一 「花蹤」與文學場「占位」
二 步入「花蹤」舞台的新生代
三 「花蹤」與新生代「文學典律」的生成
第三節 「花蹤」與新生代文學追求
一 「花蹤」與新生代創作的「本土性」
二 「花蹤」與新生代創作的美學追求
三 「花蹤」盛宴之后的反思
第八章 反思:90年代馬華報紙與新生代文學
第一節 依附或互動?
第二節 共同的抵抗:生動與深刻的時代文學
第三節 抵抗與妥協:艱辛與悲情的「文化表演」
第四節 互動之后:反思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