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3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敏捷方法與Visual Studio工程實踐
敏捷方法與Visual Studio工程實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敏捷方法與Visual Studio工程實踐

作者: (美)SAM GUCKENHEIMER,NENO LOJE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94.00
市场价格: RM52.85
本店售价: RM47.0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以VisualStudioTeamFoundationServer2012為軟件開發生命周期(ALM)的平台,着重從Scrum等敏捷方法和Visual Studio工程實踐的角度詮釋.NET開發人員如何充分利用敏捷方法和VS管理工具更快交付產品。

書中提供最真實的開發技巧與最先進的敏捷實踐,旨在幫助解決軟件工程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有系統地終結浪費、改善透明度,讓軟件開發成為一種輕松愉快的工程過程。


目錄

第1章 敏捷共識
敏捷的起源
敏捷的出現是為了處理復雜性
經驗過程模型
新的共識
關於Scrum
潛在可上市
減少軟件開發中的浪費
透明性
技術債務
一個例子
自管理團隊
回到基礎
小結
尾注
第2章 Scrum、敏捷實踐和Visual Studio
Visual Studio和過程制定
過程模板
團隊
過程周期和TFS
發布
沖刺
由下而上的周期
個人開發准備
測試周期
每個周期對「完成」的定義
檢查和調整
任務板
看板
為項目適配過程
地理分布
小結
尾注
第3章 產品所有權
什麼是產品所有權
商業價值問題:花生醬
客戶價值問題:死鸚鵡
范圍蔓延問題:下沉的船
Scrum的產品所有權
發布計划
興奮、滿意和不滿意:卡諾分析
客戶驗證
服務質量
安全和隱私
性能
用戶體驗
可管理性
需求有多少層次
工作分解
小結
尾注
第4章 運行沖刺
來自定義過程控制的經驗
精通Scrum
團隊規模
快速估算(計划撲克)
對比的類比
使用描述性而非規定性指標
使用儀表板回答日常問題
燃盡圖
質量儀表板
Bug儀表板
測試儀表板
構建儀表板
選擇和自定義儀表板
使用微軟Outlook來管理沖刺
小結
尾注
第5章 架構
敏捷共識中的架構
檢查和調整:涌現式架構
架構和透明度
可維護性設計
探索現有架構
了解代碼
維護控制
了解域
小結
尾注
第6章 開發
敏捷共識中的開發
沖刺周期
每日周期中要警惕避免
保持代碼庫干凈
在簽入時捕獲錯誤
擱置而非簽入
代碼協作
早期檢測編程錯誤
測試驅動的開發提供清晰度
代碼未經測試
通過改變數據來優化測試
將單元測試重用為構建驗證測試
有冗余代碼時
使用自動化代碼分析捕獲編程錯誤
捕獲副作用
隔離意外行為
隔離生產中的根本原因
優化性能
防止版本偏差
版本控制什麼
分支
並行工作在不同版本
合並及跟蹤分支間的變更
使用Eclipse或直接使用Windows Shell 2012
使工作透明
小結
尾注
第7章 構建和實驗室
周期時間
定義「完成」
持續集成
自動構建
每日構建
BVT
構建報告
維護構建定義
維護構建代理
自動部署到測試實驗室
建立測試實驗室
在生產中是否能像在實驗室中一樣正常工作
自動部署與測試
消除浪費
完成PBI
盡可能頻繁地集成
檢測流程中的低效率
小結
尾注
第8章 測試
敏捷共識中的測試
測試和價值流
檢查和調整:探索性測試
測試和減少浪費
測試和透明度
測試產品積壓工作項
*重要的首先測試
可操作的測試結果和錯誤報告
不再「無法再現」
使用探索性測試以避免錯誤的信心
處理bug
哪些測試應該自動化
自動場景測試
使用HTTP測試
負載測試,沖刺的一部分
了解輸出
診斷性能問題
生產-現實測試環境
報告
基於風險的測試
像工作項那樣捕獲風險
安全測試
小結
尾注
第9章 微軟開發部門的經驗教訓
規模
商業背景
文化
浪費
債務危機
2015年之后的改進
做到並保持干凈
集成與隔離
產品積壓工作
迭代積壓工作
工程原則
結果
敏捷共識行動
經驗教訓
社會契約需要重建
經驗教訓
慶祝成功,但不宣告勝利
Visual Studio 2012之路
尾注
第10章 持續反饋
敏捷共識在行動
小結
生活在混沌的邊緣
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