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把碎片化時間用起來
把碎片化時間用起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把碎片化時間用起來

作者: (日)野口悠紀雄
出版社: 印刷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9.00
市场价格: RM42.97
本店售价: RM38.2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野口悠紀雄在《把碎片化時間用起來》中主要討論了節約聯系和尋找文件過程中的時間管理。技術進步讓我們的工作更加便捷:交通設施的發達縮短了出行時間;通信技術的進步使聯系更加及時化;電腦的普及提高了個人的工作效率……可是,僅僅依靠技術進步,並不能產生富余的時間。我們要高效完成工作,更需要時間管理的新技巧。希望這本書可以教你識別「時間小偷」,幫你發現碎片時間中隱藏的超額價值,讓你的每分鍾都過得有意義。

野口悠紀雄,1940年生於東京,196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次年進入大藏省,1972年取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歷任一橋大學、東京大學、斯坦福大學教授。2005年至今,任職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財經研究所。專業研究領域為經濟理論、日本經濟。主要著作有《信息經濟理論》《財政危機的構造》《資本開國論》《日元貶值泡沫崩潰》《未曾有的經濟危機戰勝方法》《世界經濟恢復,為什麼唯獨落下日本?》《經濟危機的根源》《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日本的反省:依賴美國的罪與罰》等。


目錄

序章 和時間的斗爭
想要更多的時間/想輕松地管理時間
想要能夠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的訣竅 /「重要的事情很重要」/但是……
時間管理對誰來說有意義?/時間管理的三個要素
時間管理法能應對時代的變化嗎?
第一章 看時問的技術
(1)你看到時問了嗎?
安排日程的兩個條件/安排日程的難度
滯留工作/拖延症/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事
把時間和工作當作一個點來把握
(2)便覽時間和工作
用日程一覽表「看」時間/看不到時間的原因
人們把時間當作空間來把握 /「無須秘書」就能看清工作
通過「需要立刻做的工作筆記」看一天的工作
通過十年計划表來看人生所擁有的時間
(3)手賬革命
折疊式手賬/傳統式手賬的缺點
應對A4時代、復制時代的必要/電子設備有可能變成手賬嗎?
第二章 日程安排的技術
(1)工作推進五原則
原則1:確保不中斷的時間段/原則2:當下主義與應急措施
原則3:以拙速為宗旨/原則4:偶爾休息
原則5:先做不確定的事/不中斷地完成工作並應用拙速原則
(2)計划制定方法的啟示
啟示l:用日志預測未來/啟示2:自己限定期限
啟示3:將計划安排告知相關人員
啟示4:以一個口袋原則防止重復預約
(3)對突發情況的應對
未來無法預測/「超量」制訂備用日
不制訂三個月以后的計划/根據現場應急措施進行應對
補論:經濟理論在日程安排中的應用
日程安排與預算管理/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合理的時間分配——邊際效用均等化定理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的應用/備用日所隱含的風險溢價
第三章 讓溝通更省時的技巧
(1)電話——問題百出的聯絡手段
電話是最好的手段嗎?/時間碎片化事件
電話在最壞的時機打來/開場自問題
錯過問題/聽錯和「說了、沒說」問題
(2)合理的傳真方式
能夠停止使用電話嗎?/從電話到傳真
將傳真接收文件用於事后的事務處理/自動生成計划表
能夠判斷對方的情況/傳真發送其實很簡單
順利發回傳真接收文件/稍微違反規則的秘訣
完善秘訣/確立傳真的社會地位/依然重要的信函
基本原理——使用書面形式聯系
(3)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電話簿和地址簿
花費時間的是尋找電話號碼/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的通信簿
名片、問候卡也按時間順序排列/將發信記錄用作地址簿
通信簿的制作方法/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第四章 組織內部的溝通革命
(1)流動信息也要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
多采用書面形式/以「留言條」的方式處理日常業務
向上司報告也要用書面形式
(2)重新認識書面和口頭的區別使用
書面形式在時間管理中的作用/更適合口頭的情況
但是/口頭真的必要嗎?/不透明的日本式組織
要求書面形式的條件變化/講義是無用的嗎?
(3)重新認識會議
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從會議到文書
(4)電子郵件時代的事務處理
提升書面優勢的技術進步/工作的大部分內容是抄錄
電子郵件——不再需要抄寫/也不再需要校樣的校對
電子化所帶來的事務合理化/在家辦公和移動辦公
對多媒體產生懷疑/如何應對「電子郵件地獄」
第五章 擠壓歸檔與時間管理
(1)「超級」整理法的基礎
節省尋找文件的時間/擠壓歸檔
沒有分類為何能夠檢索?/時間管理中的擠壓歸檔
電話號碼、名片、電腦文件、筆記也按時間順序進行整理
「超級」整理法的效果
(2)擠壓歸檔的Q&A
總之先着手去做/按最小單位進行匯總
先進行內容分類比較好?/信封的標題
一旦使用/不會打亂時間順序嗎?/難以扔掉文件?
(3)大腦生理學所支持的合理性
依然大量存在的「不為人知的超級整理派」
與動物的記憶機制相同?/人不是千手觀音
第六章 增加時間的技術
(1)時間能夠增加
一天不是二十四小時/時間可以被購買
將工作委托給部下/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買時間
(2)時問被無償交易
請教他人/請他人做記錄
時間的所有權在誰手中? /「時間小偷」的識別方法
不必要信息的識別方法
(3)空閑時間的有效利用
通勤時間/出差時間、移動時間、等待時間
理發店與出租車
第七章 人類的認知、記憶能力與時間管理18g
(1)神奇的數字「七」/190
只能判別七個/能在頭腦中安排日程的情況和不能在頭腦中安排日程的情況
多維容易識別/為何采用書面形式時更容易把握內容?
人為什麼能夠專業化?
(2)短期記憶的界限
工作記憶/對外部記憶的活用會減輕大腦的負擔
信息的符號化/日常使用的口袋要有七個左右
(3)應對工作記憶的揮發性
會揮發的工作記憶/避免「中斷綜合征」
注意力過度集中也是危險的
(4)做筆記的方法
錄音筆記——輸入迅速/紙質筆記——如何協調防止遺失和即時輸入
電子手段——輸入是問題
終章 珍惜他人的時問
(1)確認規則
一個人無法構成世界/遵守約定時間
通告計划/告知等待時間/告知聯絡方式
在三分鍾之內掛掉公用電話
(2)減少浪費時間的「人情往來」
請停止「懇談」/也請停止「寒暄」
將列車的座席分開/向具有透明規則的社會發展
(3)降低出行的時間成本
制定使用新技術的規則/難懂的路標也是「時間小偷」
降低出行的時間成本
后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