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修訂版)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修訂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修訂版)

作者: 鄧鐵濤主編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80.00
市场价格: RM32.36
本店售价: RM28.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包括緒論、四診、八綱、辨證、診斷與病案5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回顧了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指出了中醫診斷學的范圍與原則、主要內容及學習的要求與方法。

第二部分論述了望、聞、問、切四診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診查方法。

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以八綱和辨證為依托,運用不同的辨證方法,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加深對中醫診斷學的臨床思維與解讀。

第五部分是診斷與病案,闡述了四診與辨證的運用,病案的特點、要求、格式等內容。

該書附篇為症狀鑒別診斷及原文選錄。書末附有部分舌診彩色圖譜,學習者可以加深感性認識與創新思維。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 中醫診斷學的范圍與原則
審察內外
二、辨證求因
三、四診合參
第三節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中醫診斷學學習的要求和
方法
第二章 四診
第一節 望診
望神
(一)神的概念
(二)得神、失神與假神
(三)神氣不足與神志異常
二、望面色
(一)面部色診原理及其臨床
意義
(二)面部與臟腑相關部位
(三)望色十法
(四)常色與病色
(五)色、脈、症合參
三、望形態
(一)望形體
(二)望姿態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一)望頭面頸項與頭發
(二)望目
(三)望耳
(四)望鼻
(五)望口唇
(六)望齒、齦
(七)望咽喉
(八)望下竅
五、望皮膚
(一)色澤
(二)潤枯
(三)腫脹
(四)痘瘡
(五)斑疹
(六)白痦與水皰
(七)癰、疽、疔、癤
六、望絡脈
(一)望小兒食指絡脈
(二)望魚際絡脈
(三)望指甲形色
七、望排泄物與分泌物
(一)痰、涎、涕、唾
(二)嘔吐物
八、望舌
(一)舌診的臨床意義
(二)舌與臟腑的關系及舌診
原理
(三)舌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四)舌診的內容和正常舌象
(五)舌質和舌苔的綜合診察
第二節 聞診
一、聽聲音
(一)正常的聲音
(二)病變的聲音
二、嗅氣味
(一)病體的氣味
(二)病室的氣味
┅┅

第三章 八鋼
第四章 辯證
第五章 診斷與病案
第六章 附篇
中醫診斷學實驗課程
附1 常見證候國家診斷標准
附2 常見舌象彩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