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9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剪輯醫生:讓影片重獲新生的創意剪輯手冊(第2版)
剪輯醫生:讓影片重獲新生的創意剪輯手冊(第2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剪輯醫生:讓影片重獲新生的創意剪輯手冊(第2版)

作者: (美)約翰·羅森伯格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9.00
市场价格: RM107.69
本店售价: RM95.8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次更新的《剪輯醫生:讓影片重獲新生的創意剪輯手冊(第2版)》,為行業內有抱負的剪輯師提供了富有創造性的剪輯策略,他們可以通過使用這些策略來提高影片的品質,同時也可以解決一些常見的影片製作上的問題。

本書作者是擁有數十年的好萊塢電影剪輯和剪輯醫生經驗的約翰·羅森伯格(John Rosenberg),他揭示了剪輯藝術的美學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展示了幫助“生病”的影片專案重獲新生或是讓一個有著良好“健康狀況”的影片項目變得更好的方法。無論是演員的糟糕表現、劇本中的漏洞、連續性問題或節奏問題,還是一個鏡頭構圖的拙劣都是我們觀看的電影或節目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挑戰,而應對這些挑戰正是剪輯師的工作。

作為業內剪輯師,約翰.羅森伯格教授將電影剪輯比作醫學治療,為剪輯實操提供了一個診斷指南,提供了從故事和劇本不一致到特定類型片結構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書第2版的內容通俗易懂,並升級更新,以適應基於檔的數位電影製作流程為主流的趨勢,在高解析度素材、轉場、視覺效果、協同合作、聲音和音樂剪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並強調了藝術形式的歷史性進步。


作者介紹

約翰.羅森伯格(John Rosenberg)好萊塢電影剪輯師,也是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電影剪輯美學方向的教授。他曾就讀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以優異的成績從電影學院畢業。他參與了20世紀福斯、獅門、獵戶座、新線和Artisan 等製片公司出品的 30 多部故事長片的剪輯,包括《幻海童真》(Prancer,1989)、《木頭美人》(Mannequin:On the Move,1991)、《指揮家》(Playmaker,1994)、《修道院》(The Convent,2000)、《筆下危情》(Brush with Danger,2014),以及包括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節目《邊緣探險》(Expeditionsto the Edge)在內的電視作品。他還是獲獎小說《時光良藥》(Tincture of Time,2012)的作者。


目錄

第2版導論 1
第1章 成功的秘訣 5
1.1 剪輯醫生 5
1.1.1 強心劑 6
1.1.2 剪輯師 7
1.2 剪輯醫學的原則 8
1.2.1 心臟內科 8
1.2.2 遺傳科 9
1.2.3 解剖科 9
1.2.4 精神科 9
1.2.5 外科 10
1.2.6 工具 11
1.2.7 臨床態度 11

第2章 掌握電影剪輯的藝術 13
2.1 剪輯是核心 13
2.2 外科手術刀 14
2.3 為什麼剪輯對於電影如此重要 14
庫裡肖夫“醫生”的偉大實驗 15
2.4 動態剪輯與連貫性剪輯 17
2.5 剪輯的規則 18
2.5.1 匹配動作 18
2.5.2 剪在動作上 18
2.5.3 剪輯前讓畫面穩定 18
2.5.4 創造視覺聯繫 18
2.5.5 不要越軸 20
2.5.6 保持視線一致性 20
2.5.7 保持鏡頭多樣性 20
2.5.8 剪輯需要動機 21
2.5.9 保留完整的進出鏡頭 21
2.5.10 關注物理連續性 21
2.5.11 遵循“三法則” 21

第3章 剪輯醫生來了 23
3.1 專業性 23
3.2 方法 24
3.2.1 這場戲是關於什麼的 25
3.2.2 填補缺口 26
3.2.3 觀眾能從這場戲裡學到什麼 29
3.2.4 注意力匱乏 30
3.2.5 進一步診斷 31
3.2.6 和素材搏鬥 31
3.3 當毒藥成瞭解藥,意外成了目的 32
3.4 剪輯的醞釀 33

第4章 工具 35
4.1 線性剪輯和非線性剪輯系統 35
對物理介質——膠片的讚美 35
4.2 一個剪輯師的工具 37
4.2.1 原始的機器:聲畫剪輯機 37
4.2.2 歐洲的復興:平臺設備 40
4.2.3 現代革命:非線性剪輯 41
4.2.4 早期的電子系統 42
4.2.5 咆哮的滑鼠 44
4.3 剪輯 45
4.3.1 至關重要的畫幅比 46
4.3.2 “一站式服務” 49
4.3.3 你必須記住這些 51

第5章 內科 53
5.1 素材 53
5.1.1 主鏡頭 54
5.1.2 定場鏡頭 54
5.1.3 全景鏡頭 54
5.1.4 中景鏡頭 55
5.1.5 特寫鏡頭 56
5.1.6 過肩鏡頭 56
5.1.7 雙人鏡頭 57
5.1.8 反打鏡頭 57
5.1.9 插入鏡頭 57
5.2 從一片混亂到井然有序 59
5.2.1 找到秩序 61
5.2.2 故事順序 63
5.2.3 消腫 65
5.3 空缺 66
5.3.1 檢查 67
5.3.2 謎團 67
5.3.3 剪輯室中的救贖 68
5.4 分鏡 69

第6章 非傳統醫學 73
6.1 非傳統治療方法 73
6.1.1 匹配剪輯 73
6.1.2 連貫性錯誤 75
6.1.3 珍寶 76
6.1.4 鏡頭之外與軌道之外 78

第7章 實踐的簡史 81
7.1 尖銳的工具 81
7.1.1 時間這味藥 85
7.1.2 塔倫蒂諾與時間 86
7.1.3 蒙太奇 87
7.1.4 跳接 91
7.1.5 “當心!哈斯克爾,那是真的!” 94
7.1.6 MTV 96

第8章 類型電影剪輯(一) 99
8.1 因類型而形成的期盼 99
8.1.1 慣例 99
8.1.2 跨類型 100
8.1.3 禮器 101
8.1.4 期待 102
8.2 日漸沒落的西部電影 102
8.3 科幻電影與奇幻片 103
8.3.1 視覺效果 104
8.3.2 電腦合成畫面 106
8.3.3 影像合成 107
8.3.4 動作捕捉 108
8.3.5 剪輯醫生的視覺效果 110

第9章 類型電影剪輯(二) 113
9.1 喜劇 113
9.1.1 笑聲衝浪 116
9.1.2 視覺笑話 117
9.2 浪漫喜劇 117
9.3 家庭事務 118
9.4 動作冒險 120
9.4.1 路標 121
9.4.2 變速 124
9.4.3 強調一個動作 126

第10章 類型電影剪輯(三) 129
10.1 恐怖電影 129
吸血鬼電影 131
10.2 驚悚片與懸疑片 132
10.3 家庭電影 134
10.4 紀錄片 134
10.4.1 積木遊戲 135
10.4.2 作者剪輯師 138
10.5 電視與類型片 139

第11章 外科 143
11.1 什麼該走什麼要留 143
11.1.1 現實考量 144
11.1.2 為了“健康”進行修剪 145
11.2 提升 147
11.2.1 提升的方式 149
11.2.2 提升並分離,或者什麼都不做 150

第12章 精神病學(一) 151
12.1 對白 151
12.2 潛臺詞 152
12.2.1 重疊 155
12.2.2 “暴露感染” 157
12.2.3 在畫面上展現出來,不要說出來 157
12.3 新的領域 158

第13章 精神病學(二) 161
13.1 表演 161
13.1.1 緊跟故事點 161
13.1.2 替代 162
13.1.3 畫面切出(cutaway) 163
13.1.4 畫蛇添足的詞 164
13.1.5 即興發揮 164
13.1.6 放縱 165
13.1.7 良好的狀態 166

第14章 遺傳科 169
14.1 電影劇本中固有的故事問題 169
14.1.1 遺傳特徵 169
14.1.2 進化 170
14.1.3 《羅密歐與茱麗葉》 171
14.2 蒙太奇 173
14.3 生動的故事 175
信息 176

第15章 心臟內科 179
15.1 節奏與韻律:剪輯師的獨特工具 179
15.1.1 視覺音樂 180
15.1.2 加快節奏 182
15.1.3 節奏的力量 183
15.1.4 期望(anticipation) 184
15.1.5 過分強調 186
15.2 故事的核心 186
15.2.1 韻律就是生命 187
15.2.2 《畢業生》 189
15.2.3 尋找流動感(fl ow) 190
15.2.4 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 191
15.3 交叉剪輯 192
15.4 場間的過渡 194

第16章 通過儀式 197
16.1 轉場 197
畫面轉黑 202
16.2 景別 202
16.3 對比 204
16.4 字幕工具 205
16.5 閃回 206
16.6 聲音 208
16.6.1 向前重疊 208
16.6.2 “再來一次” 209
16.6.3 旁白 210
第17章 畫面 213
17.1 位元組與長度之爭 214
17.2 從標本到分類學 215
17.3 不那麼痛苦的鏡頭放大 215

第18章 聽力學 219
18.1 環境聲 222
18.2 微創手術 224
18.3 配樂剪輯 229

第19章 臨床態度 235
19.1 剪輯房裡的“政治” 235
19.1.1 臨床態度 235
19.1.2 警惕突然襲擊 236
19.1.3 放映粗剪 236
19.1.4 最佳策略 236
19.1.5 全神貫注地聽 237
19.1.6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38
19.2 每日素材和粗剪 239
19.2.1 答案是肯定的 239
19.2.2 可憐的工匠 239
19.2.3 有什麼大不了的 240
19.2.4 弱關係的力量 242
19.2.5 盡力做好一個專案 242
19.2.6 剪輯醫生 243

第20章 病人分類 245
20.1 緊急程式 245
20.1.1 兩周試用 245
20.1.2 症狀 246
20.1.3 音訊問題 247
20.2 視頻病 249

第21章 事後反思 253
21.1 從終剪到放映 253
21.1.1 《天上人間》 255
21.1.2 《內心出軌》 255
21.2 修改剪輯 256
一切皆有可能 257
21.3 結束即將來臨 259
21.4 辛苦工作之後:交付 260
21.5 反方向的終點 262
詞彙表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