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信息網路理論與技術
信息網路理論與技術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信息網路理論與技術

作者: 羅森林,吳舟婷,潘麗敏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4.00
市场价格: RM63.64
本店售价: RM56.64
促销价: RM53.4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全面地研究和論述了資訊網路相關理論及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網路資料通信基礎、資訊網路體系結構、資訊網路通信協定、資訊網路基礎應用、資訊網路規律特徵、資訊網路文化基礎、資訊網路技術實踐等。
 
本書可滿足高校多樣化人才長期培養的需求,可供電腦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空間安全、資訊安全與對抗等相關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應用人員閱讀和使用,對從事資訊網路空間相關研究的人員具有重要的實用和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羅森林:1968年生,教授、博導。1992年、199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電工學院電子工程系電磁測量及儀錶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電子系統博士學位;2000年10月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電腦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到北京理工大學工作。北京市教學名師,學科專業責任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實驗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長,出版著作15部(規劃教材4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獲批專利20多項,資訊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ISCC)發起人,獲省部級以上榮譽30多項。教育部、北京市、國防特色專業和工信部重點專業建設負責人。國家網路安全產業園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器學會資訊安全與對抗專業委員會總幹事,廣西資訊安全學會理事長,中國電腦使用者協會資訊安全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人工智慧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引言
 
1.2資訊及其資訊系統
 
1.2.1資訊與資訊技術的概念
 
1.2.2資訊系統及其功能要素
 
1.3資訊網路知識基礎
 
1.3.1複雜網路基本概念
 
1.3.2資訊網路基本概念
 
1.3.3網路空間基本概念
 
1.4網路空間發展簡況
 
1.4.1網路空間的起源
 
1.4.2網路空間的發展
 
1.5小結
 
1.6習題
 
第2章 網路資料通信基礎
 
2.1引言
 
2.2資料通信基礎知識
 
2.2.1基本概念
 
2.2.2資料通信網的分類
 
2.2.3資料通信網的性能指標
 
2.3資料通信網傳輸
 
2.3.1傳輸媒介
 
2.3.2通信方式
 
2.3.3通道容量
 
2.3.4序列傳輸與平行傳輸
 
2.3.5同步傳輸與非同步傳輸
 
2.3.6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
 
2.3.7通道複用
 
2.4資料通信網交換
 
2.4.1電路交換
 
2.4.2報文交換
 
2.4.3封包交換
 
2.4.4交換技術比較
 
2.5資料的差錯控制
 
2.5.1差錯類型與差錯控制
 
2.5.2糾錯編碼
 
2.6小結
 
2.7習題
 
第3章 資訊網路體系架構
 
3.1引言
 
3.2有線和無線網路
 
3.2.1有線網路
 
3.2.2無線網路
 
3.3局域和廣域網路絡
 
3.3.1局域網
 
3.3.2廣域網路
 
3.4公共和私人網路絡
 
3.5窄帶和寬頻網路
 
3.6小結
 
3.7習題
 
第4章 資訊網路基礎應用
 
4.1引言
 
4.2電腦互聯網
 
4.2.1電腦互聯網簡介
 
4.2.2網際網路
 
4.3公共電話網絡
 
4.3.1公共電話網系統架構
 
4.3.2公共電話網接入技術
 
4.4移動通信網路
 
4.4.1移動通信網路簡介
 
4.4.2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4.5廣播電視網路
 
4.5.1廣播電視網的發展
 
4.5.2廣播電視網的結構
 
4.5.3廣電接入網雙向改造
 
4.5.4三網融合
 
4.6無線傳感網路
 
4.6.1無線傳感網路簡介
 
4.6.2無線傳感網路管理平臺
 
4.7萬物互聯網路
 
4.7.1物聯網簡介
 
4.7.2物聯網的系統
 
4.7.3物聯網的應用
 
4.8軍事私人網路絡
 
4.8.1軍事私人網路簡介
 
4.8.2典型軍事私人網路
 
4.9小結
 
4.10習題
 
第5章資訊網路通信協議
 
5.1引言
 
5.2網路通訊協定簡介
 
5.2.1網路通訊協定分層結構
 
5.2.2參考模型
 
5.3TCP/IP
 
5.3.1TCP/IP基本概念
 
5.3.2TCP/IP體系結構
 
5.3.3網際協議
 
5.3.4路由選擇協議
 
5.3.5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
 
5.3.6傳輸控制協議
 
5.3.7資源保留通訊協定
 
5.3.8IPv6協議
 
5.4ATM
 
5.4.1ATM的基本概念
 
5.4.2ATM體系結構
 
5.4.3ATM的信元結構
 
5.4.4ATM的邏輯連接機制
 
5.5IP over X
 
5.5.1IP over ATM
 
5.5.2IP over SDH
 
5.5.3IP over MPLS
 
5.6移動通信協議
 
5.6.13G空中介面協定棧
 
5.6.24G空中介面協定棧
 
5.7其他協議
 
5.7.1無線傳感網路架構
 
5.7.2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5.8小結
 
5.9習題
 
第6章 資訊網路規律特徵
 
6.1引言
 
6.2複雜網路的特徵量
 
6.3複雜網路基本特徵
 
6.3.1度分佈的冪律特性
 
6.3.2聚集特性
 
6.3.3小世界特性
 
6.3.4自相似性
 
6.3.5網路拓撲特性
 
6.4資訊網路主要規律
 
6.4.1基礎定律
 
6.4.2技術規律
 
6.4.3發展規律
 
6.5資訊網路思維模式
 
6.5.1人類幾種主要思維模式
 
6.5.2資訊網路思維基本含義
 
6.5.3資訊網路思維的主要模式
 
6.6資訊網路部分模型
 
6.6.1拓撲結構典型模型
 
6.6.2資訊網路傳播模型
 
6.6.3社交網路模型實例
 
6.7小結
 
6.8習題
 
第7章 資訊網路文化基礎
 
7.1引言
 
7.2網路文化知識基礎
 
7.2.1文化的基本概念
 
7.2.2網路文化的概念
 
7.3網路文化主要功能
 
7.4網路文化基本特徵
 
7.4.1網路文化的技術特徵
 
7.4.2網路文化的精神特徵
 
7.4.3網路文化的主體特徵
 
7.5網路文化社會影響
 
7.5.1網路文化的正價值
 
7.5.2網路文化的負價值
 
7.6網路文化法律法規
 
7.7網路文化若干悖論
 
7.8小結
 
7.9習題
 
第8章 資訊網路技術實踐
 
8.1引言
 
8.2網線的製作與測試
 
8.2.1實驗目的
 
8.2.2實驗環境
 
8.2.3實驗原理
 
8.2.4實驗方法
 
8.2.5實驗要求
 
8.3局域網組建與配置
 
8.3.1實驗目的
 
8.3.2實驗環境
 
8.3.3實驗原理
 
8.3.4實驗方法
 
8.3.5實驗要求
 
8.4路由器及路由式通訊協定配置
 
8.4.1實驗目的
 
8.4.2實驗環境
 
8.4.3實驗原理
 
8.4.4實驗方法
 
8.4.5實驗要求
 
8.5網路資料捕獲系統
 
8.5.1實驗目的
 
8.5.2實驗環境
 
8.5.3實驗原理
 
8.5.4實驗方法
 
8.5.5實驗要求
 
8.6網路程式設計
 
8.6.1實驗目的
 
8.6.2實驗環境
 
8.6.3實驗原理
 
8.6.4實驗方法
 
8.6.5實驗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