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作者: 吳婧,張一心(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79.00
市场价格: RM32.18
本店售价: RM28.6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十章,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環境法的淵源、環境行政管理機構與環境行政執法、環境糾紛與環境損害的解決機制、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環境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法律法規、國際環境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目錄

第一章中國環境法的淵源1
第一節法學基本概念1
一、法的概念1
二、法的基本特徵1
三、法的淵源2
四、法的分類4
第二節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6
一、西方國家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6
二、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6
第三節環境法的法律體系9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於環境與資源保護的規定9
二、綜合性環境與資源保護基本法9
三、環境與資源保護單行法11
四、其他部門法中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定12
五、環境資源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13
六、環境資源保護地方性法規、規章17
七、環境標準17
八、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國際條約與協定17
習題與討論19
閱讀材料19

第二章環境行政管理機構與環境行政執法20
第一節環境行政管理機構20
一、環境行政管理機構的發展20
二、環境行政管理體系21
第二節環境行政執法22
第三節環境行政責任24
一、環境行政責任構成要件24
二、環境行政責任形式26
第四節環境行政救濟27
習題與討論28

第三章環境糾紛與環境損害的解決機制29
第一節環境民事訴訟30
一、環境民事訴訟的特點30
二、環境民事訴訟的分類31
三、環境侵權民事責任32
第二節環境行政訴訟33
一、環境行政訴訟的特點33
二、環境行政訴訟的分類33
三、環境行政訴訟受案範圍34
第三節環境刑事訴訟34
一、環境犯罪34
二、環境犯罪的構成要件34
三、環境刑事責任36
第四節環境公益訴訟36
一、環境公益訴訟的特點36
二、環境公益訴訟的發展37
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37
四、環境行政公益訴訟38
習題與討論39
閱讀材料39

第四章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40
第一節保護優先原則40
第二節預防原則41
一、預防原則產生的背景41
二、風險防範原則41
三、預防原則與風險防範原則的關係42
第三節綜合治理原則42
第四節公眾參與原則42
一、公眾的定義43
二、公眾參與的層次45
三、公眾參與的方式46
四、公眾參與的發展48
五、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理論基礎49
六、環境管理中公眾參與原則的發展50
第五節損害擔責原則50
習題與討論51
閱讀材料51

第五章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52
第一節環境規劃制度52
一、環境規劃的發展歷程52
二、環境保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55
第二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62
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形成和發展62
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改革64
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基本內容67
第三節“三同時”制度67
一、“三同時”制度的形成和發展68
二、“三同時”制度的基本內容69
第四節排汙收費制度與環境保護稅制度70
一、排汙收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70
二、排汙收費制度的內容71
三、環境保護稅制度與環境保護稅費改革72
第五節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73
一、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形成和發展73
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74
三、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75
第六節排汙申報登記與排汙許可證制度75
一、排汙申報登記與排汙許可證制度的形成與發展76
二、排汙申報登記與排汙許可證制度的實施過程77
三、排汙許可證制度的主要內容77
第七節污染集中控制制度79
一、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建立79
二、污染集中控制的方式79
第八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80
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80
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分類81
三、污染物總量控制分類82
四、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法82
第九節公眾參與制度83
一、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立法進程83
二、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方式85
三、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其他途徑86
第十節環境資訊公開制度87
第十一節生態保護紅線制度89
一、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制度的形成89
二、資源環境領域紅線的實踐90
三、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的設計框架91
第十二節生態補償制度93
一、重點領域補償93
二、重點區域生態補償95
三、地區間生態補償96
第十三節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96
一、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必要性96
二、重點區域和防控重點97
三、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佈局97
四、加大重點污染物防治力度97
五、加強能源清潔利用98
六、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98
七、完善區域空氣品質監管體系98
第十四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99
一、國際經驗99
二、必要性100
三、相關政策100
四、訴訟權利與監管權力間的平衡101
習題與討論102
閱讀材料103

第六章環境污染防治104
第一節大氣污染防治104
一、主要大氣污染物和大氣環境問題104
二、大氣污染防治立法106
三、環境空氣品質標準107
四、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107
五、大氣污染防治措施108
第二節水污染防治112
一、水環境問題112
二、水污染防治立法114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115
四、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118
第三節雜訊污染防治126
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立法126
二、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127
第四節固體廢物管理129
一、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立法129
二、固體廢物主要管理措施130
第五節海洋環境保護134
一、海洋環境污染134
二、海洋環境保護立法135
三、海洋環境保護措施136
第六節核與輻射管理140
一、輻射來源140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143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措施144
四、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的管理規定145
第七節化學品環境管理146
一、新化學物質146
二、危險化學品148
習題與討論155

第七章自然資源保護156
第一節水資源保護156
一、水資源156
二、水資源立法概況156
三、水資源保護的主要制度158
第二節土地資源保護161
一、土地資源161
二、土地資源立法概況162
三、土地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163
第三節礦產資源保護165
一、礦產資源165
二、礦產資源立法概況166
三、礦產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166
第四節森林保護167
一、森林資源167
二、森林資源管理立法概況167
三、森林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168
第五節草原保護170
一、草原資源170
二、草原資源立法170
三、草原保護的法律規定171
習題與討論172
閱讀材料173

第八章生態保護174
第一節野生動物保護174
一、野生動物174
二、野生動物保護立法174
三、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規定175
第二節自然保護區176
一、自然保護區概況176
二、自然保護區立法177
三、自然保護區的法律規定177
第三節水土流失178
一、水土流失概況178
二、水土保持立法178
三、水土保持的法律規定179
第四節土地沙化181
一、土地沙化概況181
二、防沙治沙立法181
三、防沙治沙的法律規定181
習題與討論182

第九章綠色發展法律法規183
第一節清潔生產促進法183
一、清潔生產183
二、清潔生產促進法立法183
三、促進清潔生產的主要措施184
第二節迴圈經濟促進法186
一、迴圈經濟186
二、促進迴圈經濟的立法186
三、促進迴圈經濟的主要措施187
習題與討論191

第十章國際環境法192
第一節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192
一、國家主權原則192
二、國際合作原則192
三、公平原則192
四、預防原則192
第二節國際環境法主要領域193
一、臭氧層保護193
二、危險物質194
三、氣候變化195
四、海洋環境保護196
五、生物多樣性197
六、核安全200
七、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201
習題與討論201
參考文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