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作者: 丁四新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0238265
出版日期: 2017-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文本和思想;從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之思想比較四個方面,全面概括和論述了帛書《易傳》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最后兩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系,並從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

丁四新,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二級教授,現兼任湖北省周易學會會長等職。主要研究先秦兩漢哲學、簡帛思想、儒家哲學與經學。出版《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先秦哲學探索》等專着5部。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和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目錄

第一編
第一章從出土材料論《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
第一節張政烺的相關研究與本章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從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畫的性質
第三節從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畫的來源
第四節西仁村陶拍易卦與西周《周易》卦爻畫的構成及來源
第五節結論
第二章《說卦》三篇后得問題與汲冢竹書《易》述論
第一節《說卦》三篇后得問題
第二節汲冢竹書《易》述論
第二編
第三章馬王堆帛書《易傳》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從帛書《易傳》看孔子解《易》的原則
第三節《易》之義萃陰與陽
第四節乾坤說與龍德說
第五節余論
第四章論馬王堆帛書《要》篇「觀其德義」的易學內涵
第一節從「史巫之筮」到「君子之《易》」的轉變
第二節觀其象辭與由德生義
第三節成德施教:以「名之君子」和「謙以處盈」為中心
第五章帛書《繆和》《昭力》「子曰」辨
第一節從師徒問答的方式論《繆和》的「子曰」為「孔子曰」
第二節從文獻和思想論《繆和》《昭力》的「子曰」為「孔子曰」
第三節余證與小結
第六章論帛書《繆和》《昭力》的內在分別及其成書過程
第一節提出問題:追問《繆和》《昭力》的分合關系
第二節《繆和》篇文本的內在分別
第三節《昭力》文本分析及其與《繆和》的關系
第四節余論:由《繆和》《昭力》看孔子與《周易》的關系
第七章馬王堆帛書《二三子》疑難字句釋讀
第一節「鳥正蟲」與「化蟲」
第二節「時至矣而不出」與「猒在廷」
第三節「民相以壽」
第四節「精白敬宮」與「敬宮任事」
第三編
第八章早期《老子》《周易》「文本」的演變及其與「思想」之相互作用
第一節早期《老子》文本的演變及其思想變動
第二節早期《周易》文本的變動與經義的改變
第三節申論兩種性質的古典文本與對20世紀相關學術觀念的反思
第九章出土早期易學材料與《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
第一節出土早期易學材料與《周易》經學的解釋觀念
第二節經、傳解釋系統的分立與當代《周易》解釋的困境
第三節訓詁與《周易》本經的重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