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中國史學思想會通:歷史文獻學思想卷
中國史學思想會通:歷史文獻學思想卷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史學思想會通:歷史文獻學思想卷

作者: 王記錄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1078158
出版日期: 2018-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促销价: RM70.6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卷從中國歷史文獻學的實際出發,梳理了文獻典藏、分類、校勘、辨偽、注釋、考證等方面的傳統,探討了文獻典藏的理念、價值論和方,歸納了文獻分類中所蘊含的思想,發掘了文獻校勘的理論和方,分析了疑古辨偽思想的成就、特點和方法體系。
 
作者還注意研究金石學在文獻考證中的作用和特點,並以闡釋學的方法,分析歷史文獻傳注的特色,闡發新見。書中還論及數位化與古籍整理的關聯,從而使本書透出時代的氣息。


作者介紹

王記錄,河南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教授,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學科帶頭人,獲多項省部級學術獎勵。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和清代學術史。著有《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錢大昕的史學思想》、《清代史館與清代政治》等。


目錄

題記
緒論 史學思想視野下的歷史文獻學思想
一、中國歷史文獻學思想的發展歷程
二、中國歷史文獻學思想的特點及理論貢獻

第一章 文獻、文獻學與歷史文獻學思想
第一節 文獻與文獻傳承
第二節 文獻學的發展與歷史文獻學的架構
一、中國古代的文獻整理與校讎學
二、文獻學的提出及文獻學學科體系的論爭
三、歷史文獻學的架構與思想趨向
第三節 歷史文獻學思想的內容

第二章 “信而好古,廣收博采”:文獻搜求和典藏的思想
第一節 文獻搜求與典藏的理念
一、“讀書為樂”的意識
二、“遺金滿?,不如一經”的觀念
三、“藏書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態
四、“以傳佈為藏”的思想
五、其他一些藏書心態
第二節 文獻典藏的價值論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與資政教化
二、“欲讀書者,必先藏書”:典藏與讀書治學
三、“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典藏與文化傳承
第三節 文獻搜求與典藏的方法
一、“盛聚”與“大厄”:對文獻典籍聚散規律的總結
二、求書之道
三、措理之術

第三章 “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文獻分類敘錄的理論
第一節 “蓋有目錄,以為綱紀”
一、弘道設教
二、崇經重儒
第二節 “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一、“剖判條源,甄明科部”,“辨其真偽,核其異同”
二、“推闡大義,條別學術異同”
三、“類例既分,學術自明”
第三節 “審正舊疑,詳開新制”
一、總結得失,評判優劣
二、損益舊制,另開新篇

第四章 “實事求是,訂誤存真”:文獻校勘的觀念
第一節 對文獻致誤原因及形式的認識
一、對文獻致誤原因的分析
二、對文獻致誤通例的歸納
第二節 豐富的文獻校勘理論
一、對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認識
二、實事求是的校勘原則論
三、段顧之爭的若干問題及乾嘉時期校勘理論的發展
四、對校勘家的要求
第三節 文獻校勘的方法與方
一、“求古”與“求是”相統一的版本價值觀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

第五章 “疑古惑經,正訛考信”:文獻辨偽的思考
第一節 中國古代疑古辨偽思想的發展
一、“考信於六藝”與“疾妄求實”
二、“疑古惑經”
三、“考信求真”
第二節 中國古代疑古辨偽的思想成就
一、對偽史、偽書等產生原因的論述
二、對作偽手法、作偽類型以及辨偽原則的分析
三、對偽書範圍、類例及複雜性的認識
四、對偽書價值的評判
第三節 作者、文本及流傳:中國古代文獻辨偽的方法體系
一、作者
二、文本
三、流傳

第六章 “傳注訓解,疏通疑難”:文獻闡釋的特色
第一節 中國古代文獻闡釋的發展及特點
一、“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
二、“言意之辨”與“疏不破注”
三、義理闡發與訓詁考據
四、中國古代文獻闡釋的特點
第二節 中國古代文獻闡釋的理論
一、文獻闡釋的必要性
二、文獻闡釋的目的
三、文獻闡釋的可能性
四、文獻闡釋的原則
第三節 中國古代文獻闡釋的方法及方
一、以訓詁注疏為主的文獻闡釋方法
二、以義理發揮為主的文獻闡釋方法
三、訓詁注疏和義理發揮兩種方法的融合

第七章 “求實致用,證經考史”:金石學與文獻考證的成就
第一節 金石分類的思想
一、對金石學研究物件的認識
二、對著錄體例的探討
三、對金石分類的探索
第二節 金石義例之學
一、金石義例的重要性
二、關於歷代金石義例的論爭
三、對金石義例的探求
第三節 與經史相表裡
一、金石與文獻考訂
二、金石與教化經世
三、金石與文字正定
第四節 金石證史的觀念對20世紀歷史文獻研究的影響
一、金石證史、考古資料與二重證據法
二、簡帛佚籍與文獻研究的新局面

第八章 數位化時代古籍整理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數位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
一、古籍數位化成為古籍整理的必然趨勢
二、數位化時代古籍整理方法的變革
三、古籍數位元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數位化時代古籍整理觀念及相關學科的新變化
一、古籍整理觀念的新變化
二、古籍數位化與文獻學相關學科的發展
本卷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