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4,50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納蘭詞全編箋注
納蘭詞全編箋注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納蘭詞全編箋注

作者: (清)納蘭容若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納蘭詞全編箋注》是由蘇纓箋注、收錄了納蘭容若全部詞作並錄有其代表詩歌的一部作品。
清代詞壇中興,納蘭容若作為梁啟超盛贊的「清初第一才士」,其詞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學術大師王國維更在《人間詞話》中譽其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歿后,平生師友為其編刻《通志堂集》,錄詞四卷,共三百首,皆為顧貞觀手訂,張純修亦編刻有《飲水詩詞集》。其后納蘭詞迭有刊刻,校勘日精,現可確定納蘭詞共三百四十八首,於本書全部收錄。另精選納蘭代表詩作十一首,以期更完整呈現納蘭詩詞創作風貌。
納蘭詞雖素以明白如話著稱,因其學養深富,實則用典精深、含義幽微、婉轉曲折。前人釋讀注本很多,但仍有很多漏釋、誤讀,由此產生對詞作主題理解的偏差。蘇纓廣采眾家之長,精心考訂材料,從創作背景、文字訓詁、古事今典、史料知識、修辭章法等方面增補糾謬,更對相關重要文獻如顧貞觀、吳綺兩篇《飲水詞序》與魯超《今詞初集題辭》做了箋注。
透過蘇纓新注,我們更能感受納蘭詞深情婉約的風致,更能接近他至真至性的精魂。

原作:納蘭容若(1655—1685),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初第一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自幼天資穎慧,長而博通經史,工書畫,善騎射,一生多與文人交游。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后晉一等侍衛,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以詞名世,尤長於小令;亦工詩,頗得盛唐風格。有《側帽集》《飲水詞》《通志堂集》傳世,並編刻有《詞韻正略》《今詞初集》《大易集義粹言》《通志堂經解》等書。

箋注:蘇纓,著名作家,擅長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精研納蘭詞數十年,文筆溫婉流暢。主要作品有:《人間詞話精讀》《最美宋詞》《納蘭容若詞傳》《納蘭詞全編箋注》《納蘭詞典評》《納蘭詞全譯》《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傳與詩全集》《詩的時光書》《唐詩的唯美主義》《多情卻被無情惱:李商隱詩傳》《大唐詩人往事》《大宋詞人往事》《少有人看見的美》《世間的名字都是秘密》。


目錄

卷壹
夢江南(江南好,建業舊長安)
又(江南好,城闊尚嵯峨)
又(江南好,懷古意誰傳)
又(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江南好,真個到梁溪)
又(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江南好,佳麗數維揚)
又(江南好,鐵瓮古南徐)
又(江南好,一片妙高雲)
又(江南好,何處異京華)
又(昏鴉盡,小立恨固誰)
又(新來好,唱得虎頭詞)
江城子詠史(濕雲全壓數峰低)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又(黃葉青苔歸路)
又(纖月黃昏庭院)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
又(誰翻樂府凄涼曲)
又(嚴宵擁絮頻驚起)
又(那能寂寞芳菲節)
又(冷香縈遍紅橋夢)
又九日(深秋絕塞誰相憶)
又味春雨(嫩煙分染鵝兒柳)
又塞上詠雪花(非關癖愛輕模樣)
又(桃花羞作無情死)
又(海天誰放冰輪滿)
又(明月多情應笑我)
又(撥燈書盡紅箋也)
又(涼生露氣湘弦潤)
又(土花曾染湘娥鬻)
又(白衣裳憑朱闌立)
又(謝家庭院殘更立)
又(而今才道當時錯)
台城路洗妝台懷古(六宮佳麗誰曾見)
又上元(闌珊火樹魚龍舞)
又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早)
玉連環影(何處)
洛陽春雪(密灑征鞍無數)
謁金門(風絲裊)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颭柳)
海棠月瓶梅(重檐淡月渾如水)
金菊對芙蓉上元(金鴨消香)
點絳唇(一種蛾眉)
又詠風蘭(別樣幽芬)
又寄南海梁藥亭(一帽征塵)
又黃花城早望(五夜光寒)
又(小院新涼)
浣溪沙(消息誰傳到拒霜)
又(雨歇梧桐淚乍收)
又(欲問江梅瘦幾分)
又(淚澠紅箋第幾行)
又(殘雪凝輝冷畫屏)
又(睡起惺忪強自支)
又(十里湖光載酒游)
又(脂粉塘空遍綠苔)
又(五月江南麥已稀)
又西郊馮民園看海棠,因憶香岩詞有感(誰道飄零不可憐)
又詠五更,和湘真韻(微暈嬌花濕欲流)
又(伏雨朝寒愁不勝)
又(五字詩中目乍成)
又(欲寄愁心朔雁邊)
又(記綰長條欲別難)
又(誰念西風獨自涼)
又(十八年來墮世間)
又(蓮漏三聲燭半條)
又(身向雲山那畔行)
又大覺寺(燕壘空梁畫壁寒)
又古北口(楊柳千條送馬蹄)
又(鳳髻拋殘秋草生)
又(敗葉填溪水已冰)
又庚申除夜(收取閑心冷處濃)
又(萬里陰山萬里沙)
又(腸斷斑騅去未還)
又(容易濃香近畫屏)
又(拋卻無端恨轉長)
又小兀喇(樺屋魚衣柳作城)
又姜女祠(海色殘陽影斷霓)
又(旋拂輕容寫洛神)
又(十二紅簾宰地深)
又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無恙年年汴水流)
風流子秋郊即事(平原草枯矣)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又(眼底風光留不住)
又散花樓送客(城上清笳城下杵)
又(准擬春來消寂寞)
又(又到綠楊曾折處)
又(蕭瑟蘭成看老去)
又(露下庭柯蟬響歇)
又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
又(盡日驚風吹木葉)
河傳(春殘)
河瀆神(涼月轉雕闌)
又(風緊雁行高)
落花時(夕陽誰喚下樓梯)
……
卷貳
卷參
卷肆
卷伍
編外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