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三蘇評傳
三蘇評傳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三蘇評傳

作者: 曾棗庄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107.87
本店售价: RM96.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三蘇生活的年代,是北宋王朝的全盛年代,也是北宋王朝由盛到衰,危機四伏的年代。在他們生活的一百零四年(1009—1112)里,宋王朝為鞏固自身統治,進行過兩次大的改革。

一是慶歷新政,僅推行了一年多就失敗了;二是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推行了十多年,圍繞熙寧變法的斗爭幾乎長達半個世紀,帶來的不是宋王朝統治的鞏固,而是北宋的滅亡。蘇洵「親見」了首次變革的失敗,他言慶歷新政及其失敗說:「洵時在京師,親見其事。」蘇軾兄弟則直接卷入了圍繞熙寧變法所進行的斗爭。

三蘇父子都想「致君堯舜」,但他們歷仕的五個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總體上說,真可謂「一蟹不如一蟹」,最后竟「致」出了宋徽宗這樣的昏君、亡國之君,在蘇轍死后十五年北宋就滅亡了。而「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后」,這三位「一時之傑」,終成為「百世之師」。

本書乃作者在1996年台灣出版的《三蘇傳》的基礎上修改增補而成,增補內容如《老泉非蘇洵之號》、《三蘇世系和姻親述略》、《三蘇年譜簡編》等。共分60章,形式頗似章回體;內容上,則宏括三蘇的生平事跡,考證三蘇的詩文本事,述評三蘇的詩文成就,三位一體,有機交融,組成《三蘇傳》的文脈。正文之后有10個附錄,對正文進行文獻性質的補充和考證,如《三蘇年譜》《三蘇著述》。

曾棗庄,四川省簡陽人,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全宋文》主編,《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主編。男,1937年1月生,四川簡陽人,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全宋文》主編、《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主編。

早年從事杜詩研究,着有《杜甫在四川》。后從事三蘇及宋代文學研究,先后着有《蘇洵評傳》、《蘇軾評傳》、《蘇轍年譜》、《蘇轍評傳》、《三蘇文藝思想》、《三蘇選集》、《蘇軾詩文詞選譯》、與人合作箋注有蘇洵的《嘉佑集》、校點有蘇轍的《欒城集》。近年出版有《論西昆體》、《三蘇傳》、《宋文紀事》(全二冊)、《蘇詩匯評》(全四冊)、《蘇詞匯評》、《蘇文匯評》、《北宋文學家年譜》、《蘇辛詞選》(合作)、《蘇軾研究史》(即出)。共發表論文一百多篇。


目錄

自序
我與三蘇祠(又序)
一 郁然千載詩書城
二 三世皆不顯
三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四 年二十七始大發憤
五 絕意於功名而自托於學術
六 惶惶有憂天下之心
七 蘇明允本好言兵
八 家有雛鳳凰
九 名動京師
一○ 勿滯彼泉旁
一一 江上同舟詩滿篋
一二 閑伴諸儒老曲台
一三 極論朝政得失
一四 素所為文五十篇
一五 答策不堪宜落此
一六 明允惡荊公甚於仇讎
一七 我初從政見魯叟
一八 岐梁偶有往還詩
一九 丹旒俄驚返舊廬
二○ 棄去舊學從兒嬉
二一 雖欲自效,其勢無由
二二 宛丘學舍小如舟
二三 余杭自是山水窟
二四 齊俗強梁懶不容
二五 寂寞山城人老也
二六 同泛清河古汴
二七 我當畚鍤先黥髡
二八 南都從事老更貧
二九 柏台霜氣夜凄凄
三○ 逐客不妨員外置
三一 得罪南來正坐言
三二 微官終日守糟缸
三三 從公已覺十年遲
三四 行年五十治丘民
三五 曾未周歲,而閱三官
三六 諫草未成眠未穩
三七 不見跳珠十五年
三八 誰將家集過幽都
三九 冰炭同器,必至交爭
四○ 坐席未暖,召節已行
四一 承平百年烽燧冷
四二 以漢武比先朝
四三 羅浮山下四時春
四四 再謫仍此州
四五 晚途更着黎衣冠
四六 聖恩尚許遙相望
四七 龍川父老尚相尋
四八 曾見南遷幾個回
四九 經年汝南居
五○ 築居定作子孫計
五一 教敕諸子弟
五二 編排舊文章
五三 心中未必空
五四 三千里外未歸人
五五 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
五六 得乎吾心而言
五七 天下之至文
五八 詩從肺腑出
五九 一洗香羅綺澤之態
六○ 千古各垂名
附錄一 老泉非蘇洵之號
附錄二 三蘇世系和姻親述略
附錄三 蘇洵幼女八娘及其《自尤》詩
附錄四 三蘇交游考
附錄五 三蘇年譜簡編
附錄六 蘇洵年譜
附錄七 蘇轍年譜
附錄八 三蘇著述簡介
附錄九 著者三蘇研究編着目錄
附錄十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