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作者: 周其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促销价: RM52.5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經濟學大家、北大國發院教授周其仁代表作。

經濟學基於“理性人”假設,但它應當用來解釋處處“不理性”的真實世界。

真實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們往往與“大家公認”的邏輯相抵觸。“公認”會發生的沒有發生,而“公認”絕不會發生的事卻偏偏來。

這本書所要揭示的,就是這類“與常理不合”的真實。

作者說,“在村莊田野和象牙塔之間來來回回,調查、訪問、整理、彙報,不經意之間就走進了一個書本上沒有的學問天地”。

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本書收錄了作者關於產權、壟斷、人力資產產權、企業家地位、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文章,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事實和包含在事實中的邏輯。

如作者所言,本書將經濟學置於真實世界,使得理論不淩空蹈虛,而是從問題出發,每一句話都是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不管是經濟改革還是教育問題,抑或企業的人力資源,每一個實例都不止是這個領域的案例,而是可以觸類旁通,用來解開其他領域的難題,並經受時間的考驗。


作者介紹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

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

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

1989年5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訪問學習。1991年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為國家發展研究院)任教,並應邀為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和長江商學院等院校開設課程。

研究範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

著作有《改革的邏輯》、《競爭與繁榮》、《貨幣的教訓》、《中國做對了什麼》、《病有所醫當問誰》、《世事勝棋局》、《真實世界的經濟學》、《挑燈看劍》、《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目錄

自 序 V
引言

第一章 產權的界定
產權界定 // 003
產權改革 // 012

第二章 人力資本的產權
人力資本的產權特徵 // 025
刮目相看人力資本 // 035
能力定價和高科技產業 // 042
學生品質考核的困難 // 051
教育專家系統的可靠性 // 056

第三章 企業家研究
景氣低迷中的企業家行為 // 067
新經濟與企業家精神 // 076
家族經營與非家族經營是一樣的 // 084
信譽與運氣 // 089
企業家是錢財不夠用之輩 // 094
駕馭不確定性 // 099
企業家能力競爭的舞臺 // 104
普通人投資的世紀 // 114
三種私人資本和中國經濟 // 121
入世與中國企業價值的重估 // 131
不承認企業家人力資本價值會怎樣 // 141

第四章 公有制的改革
便宜的企業家和昂貴的企業制度 // 151
自然人持股:繞不開的話題 // 167
企業改制,何謂成功 // 172
國有企業:不能不談“方丈”只說“廟” // 175
“廟”裡的“好方丈”為何那麼少 // 181
攫取與公有制企業改革 // 195

第五章 競爭、壟斷與管制
選一個角度看“壟斷” // 215
哪一種壟斷扼殺市場競爭? // 219
擴展管制的動力與效果 // 225
“管制資本主義”的教訓 // 232
新管制經濟學點評 // 240
重視中國自己的經驗 // 247

第六章 另眼看壟斷
境外上市賣點的教訓 // 261
手心手背都是肉 // 266
“看得見的手”定價,“看不見的手”定量 // 271
高科技永遠都很“高” // 276
理性的局限 // 285
郵政專營的三個理由 // 289
自發的梧桐樹 // 294
要反對的不是重複建設 // 301

第七章 市場的守夜人
守夜人的經濟學說 // 309
另一條印度道路 // 314
啟動經濟和政府退出 // 321
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資本市場 // 334
轉型期城市就業也需“軟著陸” //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