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經濟社會的常與變
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經濟社會的常與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經濟社會的常與變

作者: (美)易勞逸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19.00
市场价格: RM75.33
本店售价: RM67.04
促销价: RM63.2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突破以往西方學界強調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範式,從全球史的視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個世紀中國社會在經濟基礎、社會形態和精神信仰層面的巨變,呈現了該領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紀以降中國社會變革的權威著作。

明清以來,中國社會和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反過來又模塑了中國近現代政治史。作者運用大量史料,對中國社會複雜且深刻的變遷予以清晰的闡釋,探討了人口變化趨勢、階級結構變化,小農經濟、商品貿易和製造業與信仰和文化之間的關係等多方面的問題。對於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一直以來備受爭論的問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李約瑟關於中國科技停滯的思考,以及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對話。此外,作者還描繪了他對於中國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勞和懶散、進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這些自相矛盾的國民性,與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對話。






作者介紹

易勞逸(Lioyd E.Eastman),著名漢學家。曾師從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1907-1991)研究中國史,現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歷史系教授。由於他對中國研究的傑出貢獻,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1989年曾授予他「大學資深學者」榮譽。代表作有《毀滅的種子》《流產的革命》《國民黨中國的法西斯主義:藍衣社》等。

苑傑,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迄今已出版《滿族穆昆與薩滿教》《傳統薩滿教的復興》等專著和《穿越時光的薩滿》等譯著,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