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物·畫·影:穿衣鏡全球小史
物·畫·影:穿衣鏡全球小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物·畫·影:穿衣鏡全球小史

作者: (美)巫鴻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近期新專著,以穿衣鏡為線索,運用豐富的藝術史材料,跨越歐、亞、美三洲,將品質品、繪畫和影像在優選物質和文化流通的語境中串聯起來。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研究穿衣鏡的產生和演變,通過18世紀中國宮廷史料記載和文學、繪畫、建築中對鏡屏的表現,提出大膽設想:穿衣鏡是東西方聯合的創造——歐洲提供了大玻璃鏡面,中國則從它的屏風傳統中演繹出“鏡屏”這種物件;下編轉而聚焦於19世紀發生的一個波及面更為廣大的優選現象,即當攝影術在19世紀上葉被發明之後,穿衣鏡在攝影中的運用以及對優選化的圖像流布所帶來的影響。


作者介紹

巫鴻,有名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本德傑出貢獻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近年來致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靠前交流,策劃眾多重要展覽,包括《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關於展覽的展覽》(2000、2016)、《中國當代攝影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與展場》《榮榮的東村》等。


目錄

解題一個虛構的微電影腳本
楔子“史前”大鏡

上編 物件與映射
第一章從凡爾賽到紫禁城:東西方聯合創造穿衣鏡
壁鏡的時代
清帝的鏡屏
《對鏡仕女圖》
第二章從怡紅院到養心殿:文學和視覺想像中的鏡屏
曹雪芹的鏡屏想像
乾隆的鏡像幻想

下編 媒材與主體
第三章從歐洲到全球:穿衣鏡攝影模式的流通
克萊門蒂娜夫人的女兒們
新奧爾良的白奴女孩
暹羅國王的妃子
中國:傳教士寫作到影樓實踐
第四章從程式到主體:在鏡像中發現自我
辛亥剪辮紀念照
莫里索的《賽姬》
尾聲大鏡的失落
後記